李鸿章“变魔术”援上海 六千淮勇目光凶悍——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李鸿章“变魔术”援上海 六千淮勇目光凶悍
2010年03月22日 14:32 来源:沈阳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用洋人火轮船运送淮军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迅速拉起一支救援上海的奇兵劲旅

  太平军围攻上海,李鸿章嗅到了成功的味道

  委身在曾国藩湘军营中数年,他早想自立门户

  但以他一介文官,无权无钱,何以感召人心

  迅速拉起一支救援上海的奇兵劲旅

  核心提示

  淮军是中国近代史上继湘军之后又一支著名的地方武装。淮军(1862—1900)自成立到消亡的近40年间,正值中华民族内忧外患频发的苦难岁月,从淮军演绎到后来的淮系集团,涵盖并极大地影响了晚清的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有专家称,淮军史几乎就是一部晚清史,一部完整的晚清军事史。

  公元1862年 4月8日清晨,上海十六铺码头。

  晚清最繁华的航运枢纽。

  上海政界要员、商界巨贾战战兢兢伫立岸边,翘首盼望着一支身负特殊使命的武装船队到港。

  江对岸,就是太平军的营寨。

  一个月前,太平军主帅——忠王李秀成亲自都统12万精兵,将清军层层围住,上海已成一座孤岛。

  这只船队从上游安庆曾国藩湘军大营开来,将运来数千名强悍善战的雇佣军,为了迎接他们的到来,上海官绅们付出了巨大代价,仅是雇船运兵就花费18万两银子,这几乎是上海每月税收的三分之一。

  这几千援军,是上海官绅们最后的希望。

  然而,当这些兵将登岸列队时,人们却大失所望。原来这支武装就是李鸿章刚刚组建的淮军。他们土里土气、穿着不一,武器也是七长八短,他们满嘴脏话,由于在船舱底下闷了几天几夜,身上散发出难闻的气味。

  这支军队,看上去就像一群沿街乞讨的叫花子。

  有人议论,这些兵并不是出名凶悍的湘军,而是两淮一带乡下人组建的新军,名叫淮军。

  那个高个子的主帅,官职也不高,只是个任职不久的道员,也就是地县一级官员,名叫李鸿章。

  人们不禁狐疑忐忑:保卫大清的财赋命脉,保全官绅们的身家性命,难道就是要倚仗这名不见经传的淮军么?

  谁也没有料到,上海居然能够在太平军凌厉的攻势下坚守如此之久。

  自从一年前太平天国失去了长江上游重镇安庆,南京门户洞开,战局陡然逆转。

  江浙、苏杭成为太平天国唯一可以倚仗的财税来源和后勤基地,于是开始了声势浩大的东征。

  当时曾国藩湘军的主力还在安徽,而太平军动用总兵力超过50万,在长江下游没有强劲对手。一年间横扫江浙重镇,上海,也志在必得。

  攻破宁波、杭州,太平军忠王李秀成对战争前景乐观起来,仅有3、4万守军的上海绝无招架之力,于是他分出不到四分之一兵力约12万人,委任副手统领,围攻上海……

  1862年的年初,上海遭遇一场50年以来最大的暴风雪。飞雪持续了整整三天三夜,黄浦江居然结冰封冻,可以行车走马。

  上海官绅惊恐万状,太平军极有可能越过冰面,攻入市区,甚至租界。

  所幸太平军装备对严寒天气准备不足,衣服单薄,新配备的后膛枪机油也被冻住,拉不开枪栓,这场不期而至的暴风雪延缓了太平军的攻势。官绅们意识到,这或许是老天爷给上海的最后机会。

  上海之战,关系到太平天国东山再起的全盘战略是成是败。又事关江、浙财阀士绅们的身家性命。而租界里的英国人、法国人和美国人为了自身贸易利益,也扬言要参战。当时,上海的道台吴煦、苏松粮道杨坊,这些人利用上海租界的特殊情况,组织了一些外国在租界的雇佣军,史料上称之为“华尔洋枪队”。

  这些西方雇佣军人数仅有一两千,加上驻防的清军也不过三四万人。与太平军12万大军相比,这点兵力实在是杯水车薪。

  突如其来的暴风雪延缓了太平军的攻势,使得上海的清军和西方人获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

  就在李秀成错失战机之时,来自安庆的 “乞丐”一般的中国雇佣军也悄悄地开进了上海。

  谁能想到,正是这支军队扭转了1862年苏南的战局?成了“挽救”上海的大赢家?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