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姐姐“触电”观众不买账 片方“打错算盘”?——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芙蓉姐姐“触电”观众不买账 片方“打错算盘”?
2010年03月16日 10:24 来源:解放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资料图:2月28日,将于4月8日上映的国内首部精神病悬疑喜剧电影《A面B面》在京举行发布会,宁瀛导演,陈晓东、孔维、芙蓉姐姐等主演出席。 中新社发 李学仕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网络红人“芙蓉姐姐”即将亮相大银幕,其电影处女作《A面B面》下月6日将登陆全国院线。从网络雷人之举,到首支个人网络单曲、首次话剧舞台表演,“芙蓉姐姐”似乎已成为娱乐圈中人。网络空间表达个性本是个体自由,但对于邀请“芙蓉姐姐”出演电影,观众却表达了不同意见:网络点击率不等于票房号召力,企图以此制造话题吸引观众并非明智之举,且由此折射的媚俗倾向更是正在上升中的中国电影市场一道不健康的讯号。

  首次“触电”被赞“演技派”

  由女导演宁瀛执导,张静初、王洛勇、陈晓东等主演的《A面B面》是国内首部正面描写精神病人状态的喜剧电影。片方称,“芙蓉姐姐”在片中饰演一个补品店营业员,尽管造型夸张,台词雷人,却是唯一的正常人。日前影片在北京举行的发布会上,由于女一号张静初缺席,“芙蓉姐姐”成为现场最大的焦点,片中其他演员陈晓东、孔维、袁文康等则侧目旁观,不愿对其加盟发表看法。

  对于邀请“芙蓉姐姐”出演,导演宁瀛解释:“这是一部涵盖社会众生相的电影,观众可以在影片中看到各式各样的人,‘芙蓉’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类型。 ”她还称,“‘芙蓉姐姐’天生会演戏,入戏快且到位,能够准确把握住人物特点,我叫她是演技派。 ”

  片方否认“哗众取宠”之说

  尽管电影前期宣传和发布会上,“芙蓉姐姐”都被当作卖点,《A面B面》出品方负责人也承认,“芙蓉姐姐”在片中所饰的角色戏份并不重,甚至“可有可无”,但对于影片拿“芙蓉姐姐”做噱头之说。片方则予以否认,“当时片中有一个并不重要的角色要找一个有点名气的人来演,没有合适人选,剧组有人和‘芙蓉姐姐’的经纪人相识,就让她演了。 ”

  对于“芙蓉姐姐”可能对电影票房造成负面影响,出品方不以为然:“‘芙蓉姐姐’演电影,这么有话题,观众怎么会不感兴趣? ”至于口碑,可以先放一边,“拍电影是市场行动,首先有市场才行”。

  观众不买账“如意算盘”难奏效

  出品方看好“芙蓉姐姐”给电影带来话题,继而带来大把票房,但这样的“如意算盘”未必能如愿以偿。对于“芙蓉姐姐”亮相大银幕,多数观众并不认可。有网友直言,“‘芙蓉姐姐’在网络上发发照片,或是参加一些活动,大家看看笑过就算了,真想让人掏腰包买票看她演电影,效果适得其反。 ”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电影市场正处于飞速发展阶段,红火的市场吸引业内外资本加入,意欲捞上一笔,剑走偏锋甚至乱出拳脚,难免带来很多怪招,类似拿“芙蓉姐姐”当噱头,把媚俗当成宣传必要手段的举动,只能搞糟观众的胃口。对于“芙蓉姐姐”来说,套用网络流行语是 “姐拍的不是电影是娱乐”;对于《A面B面》出品方来说,选择“芙蓉姐姐”不只是在选演员,而且是看中了“芙蓉姐姐”身上“说事儿”的资源。电影是大众艺术,国产电影越来越具有娱乐精神不是坏事,但如果国产电影只剩下娱乐精神,将实实在在的票房寄望于这些谈资,得到的恐怕只能是惨淡的结局。 (记者 施晨露)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