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声川版的“梦回唐朝” 回顾自己戏剧生涯——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赖声川版的“梦回唐朝” 回顾自己戏剧生涯
2010年03月15日 15:40 来源:外滩画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赖声川版的“梦回唐朝”

  借表演工作坊的“扛鼎之作”《宝岛一村》,赖声川将他的“眷村情结”做了了断,也对自己的戏剧生涯进行了一次回顾。

  长达10 分钟、超过25 次的谢幕!我观戏的年资有限—不像《宝岛一村》的某些角色,人生跨度逼近60年—此处本想渲染上几笔,却不由得惶恐。但观众的掌声和戏本身一样富于感染力。如此热情,发生在上海的舞台上,真有些神奇。

  还有更神奇的。第一自然是那“天津狗不理包子”。上海大剧院上演过多少出精品佳作,有哪出在散场后向每位观众派送过热气肉包?还没步出这华贵的大剧院,我已经开始啃这份极草根的食物—戏从19:20 演到近23:00,肚子的确饿了—身边诸多衣冠不凡的宾客也没避讳,大家吃着包子,面露幸福。

  我轻信了某传媒的报道,以为这些包子空运自台湾,配料手艺还是嘉义眷村那位女大大(剧中朱嫂的原型,编导之一的王伟忠就是吃她做的狗不理包子长大的)的秘方,总之是怎么吃怎么觉得馅多汁美。等吃完,才发现食品袋上,隐匿在表演工作坊的大贴纸下的Logo—“芭比馒头”。迄今,我仍觉得这是《宝岛一村》唯一明显的“败笔”。

  神奇之二是中国台湾“国歌”的奏响(10 来秒)。那自然是剧情需要,但不禁叫我想起电影《非诚勿扰》中的一幕—葛优与徐若相亲,两人起初为1949 年是“沦陷”还是“解放”而纠缠,最后达成共识,要“求同存异”。

  看罢《宝岛一村》,我终于明白这出着墨于台湾眷村悲喜的敏感剧作缘何能来大陆巡演。选个时令词汇,这出戏其实很“和谐”;更有甚者,我们不难从中附会出和平统一的主旋律。

  剧末,“宝岛一村”行将拆迁,邻里三代人,难能可贵地齐聚眷村,吃这最后的眷村年夜饭。这一幕完全复刻自纪录片《伟忠妈妈的眷村》,舞台上的小毛(韦以丞饰)其实就是现实中的王伟忠。他在介绍列席宾客时打诨得厉害,整晚,观众的笑点都很低,简直一触即发,此刻居然屏息肃静。零落的一些笑音,突兀异常,也印证了戏本身的光华。彼得·布鲁克认为一出戏是否出彩,光看观众(反馈)的节奏即可。试以“年夜饭”这场戏入题,它所蕴涵的情感之驳杂其实是只可意会的。观众自然是糟糕的乐手,是官能动物,是否入戏全靠戏的质素。戏愈烂,往往演员(乐团指挥)自顾自的表演节奏愈为繁多,而观众(乐手)的节奏则愈加千姿百态。《宝岛一村》做到了,引领这样糟糕的乐团一同呼吸,感受历史的谐谑与无情,奏出感恩的乐章。

  眷村年夜饭即将散席,心情复杂的小毛踱回到家门口,居然遭遇父亲老赵(屈中恒饰)。老赵明明在此前就已故世,而赖声川在谈及《宝岛一村》时有言,这是他导戏生涯以来,最为现实主义的一部。现实主义的煌煌巨作,最后却以如此浪漫主义的手法收尾。老赵的“复活”,除了王伟忠“假公济私”,一了对父亲的遗憾—Wish you were here—似乎另有妙用。

  老赵让小毛到房梁裂缝里取一封多年前预存的信笺。小毛读完家信,明白了父亲为他取名为“台生”的深意。没人会追究老赵,要求他像马英九那样谨言慎行,他毕竟是往生之人。但他以神话模式道出的,未尝不是台湾眷村子嗣的生存宣言。既“来”之,则“安”之,残酷的拆迁,那些苦难与不舍,似乎被老赵最后那句“生命就像奇迹一样”所消解殆尽,留下的是对和平的企求与未来的祝福。

  借《宝岛一村》,赖声川将他的“眷村情结”做了了断。那是一口戏剧之井,滋养过赖声川的许多作品,它于台湾地区犹如“文革”之于大陆,深挖不尽。《宝岛一村》还是赖声川戏剧的一次“阅兵式”。这出戏的构成,恰似剧中的第一顿年夜饭—老赵岳母包的饺子,魏中带来了一瓶酒,朱家提供了鱼,李子康夫妇则是一串湖南腊肉—不少桥段,都能在以往的表坊作品里找到原型。说话谁都听不懂、不时点燃笑桶的纪怪,其实就是《这一夜,谁来说相声?》(1989 年)里李立群口中的咕嘎;空军英雄李子康与妻子冷如云的情感戏,几乎是《暗恋桃花源》(1986 年)里江滨柳与云之凡的悲剧变奏;大牛与大毛在电影院约会,桥段的设计(含舞美)则有着《如影随行》(2007 年)里大桥、梦如邂逅那场戏的况味;至于“相声瓦社”的插肋参演—冯翊纲、宋少卿两位骨干为支援赖声川,将相声瓦社的巡演计划“五马分尸”—何尝不是对表坊那些“相声剧”的梦回巡礼。

  李立群与金士杰的缺席,给赖氏版的“梦回唐朝”添了些许憾色。若非当年赖声川进军电视界,引得李立群愤然“反目”,老赵这个角色多半是李的囊中物。当然,我这是得寸进尺。屈中恒的表演堪称精湛。对于一根电视老油条,能在戏剧舞台上换骨脱胎,回想他因犯错而被杯葛,如今却成就了戏迷的眼福,还真是“生命就像奇迹一样”。

  歌手万芳成就了一段传奇。有几度,我觉得饰演朱嫂的不是万芳,而是方芳。冯翊纲令人敬佩,把老朱的油滑市侩演得入髓出味,一口山东方言更绝,相比之下,宋少卿的沪语实在蹩脚—其他地方都混得过去,可这里是上海!《宝岛一村》的噱头够多,有一半要归功于冯宋。可两位有时演得太high了,包袱乱抖,还穿着长衫,是否该制衡下那股子相声味?

  王伟忠联袂赖声川,《宝岛一村》的成功是一加一大于二的范本。重拾拿手的历史题材,赖声川在经典道路上走出了新意。如果《暗恋桃花源》没有筚路蓝缕的基石意义以及那层精妙耀目的形式外皮,我很乐意把表坊“扛鼎之作”这顶帽子送给《宝岛一村》。

  文/王莫之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