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温家宝总理答中外记者问。温家宝总理在回答台湾记者提问时讲了一个故事:“元朝有一位画家叫黄公望,他画了一幅著名的《富春山居图》,79岁完成,完成之后不久就去世了。几百年来,这幅画辗转流失,但现在我知道,一半放在杭州博物馆,一半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我希望两幅画什么时候能合成一幅画。画是如此,人何以堪。”《富春山居图》系“元四家之首”的黄公望为无用禅师所作。它以水墨描写富春江两岸初秋景色,峰峦冈阜、陂陀沙渚,林木葱郁,疏密有致,是黄公望水墨山水之巨作。明万历年间被焚成两段,前段又称《剩山图》,纵31.8、横51.4厘米,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后段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中新社发 摄
中新网杭州3月15日电(记者严格 赵晔娇)在14日“两会”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提及分藏海峡两岸的中国传世名画《富春山居图》,吸引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本网记者在第一时间联系了多年来力推两岸《富春山居图》合璧展出的浙江省文化厅厅长杨建新,他表示浙江方面已经做好了准备,期盼海峡两岸中国人都能一睹《富春山居图》合璧的真容。
在14日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在回答台湾记者提问时说:“我讲一个故事你可以告诉台湾同胞。在元朝有一位画家叫黄公望,他画了一幅著名的《富春山居图》,79岁完成,完成之后不久就去世了。几百年来,这幅画辗转流失,但现在我知道,一半放在杭州博物馆,一半放在台湾故宫博物院,我希望两幅画什么时候能合成一幅画。画是如此,人何以堪。”
传奇
《富春山居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是元代大画家黄公望晚年的代表作,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它用长卷的形式,描绘了富春江两岸初秋的秀丽景色,把浩渺连绵的江南山水表现得淋漓尽致,达到了“山川浑厚,草木华滋”的境界。
浙江省文化厅厅长杨建新告诉记者,元代名家之作流传到今天已经是价值连城了,而且这幅画对中国后来的山水画发展影响非常大,同时,这张传世名画在问世后的600多年里发生的传奇故事,更赋予了它额外的价值和意义。
这幅画于清代顺治年间曾遭火焚,断为两段。前半卷被另行装裱,重新定名为剩山图,长50多厘米,现藏浙江省博物馆。后半卷《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长600多厘米,原藏于北京故宫,1948年底与近百万件北京故宫文物一起运至台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富春山居图》的命运,也是两岸同胞骨肉分离历史的折射。”浙江省文化厅厅长杨建新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牵头力推两岸《富春山居图》合璧,“一张600多年传世名画,一段承载着太多悲欢离合的传奇故事的国宝,如果哪一天能够跨越海峡实现圆合,那将是何等的盛事!”
合璧
杨建新告诉记者,当时浙江曾通过各种渠道和台湾沟通,希望两岸《富春山居图》能合璧展出,但没有得到反馈。“但那时候的两岸文化交流,远没有今天这样热络和频繁。”
在此期间两岸有识之士也开始关注此事,1999年7月“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圆合活动”在当年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的原创作地——风景秀丽的富春江畔举行,中国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教授孔仲起、台湾中华艺文交流协会会长史元钦、台湾著名国画家李奇茂等30多位海峡两岸著名书画家联手临摹了《富春山居图》长卷。
而此前1993年中秋之夜,上海电视台曾与台湾的“华视”联合举办中秋晚会,把这件传世名作采用现代技术,在电视屏幕上给拼接起来了。
2005年,《富春山居图》合璧一事出现转机。据杨建新透露,凤凰卫视刘长乐总裁曾几次到台湾努力促成这件事情,也得到了台湾方面的反馈:浙江省博物馆剩山图先去台湾展览,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无用师卷来大陆展览的事先不谈。
杨建新当时表态,希望实现两岸《富春山居图》的交流,有来有往。浙江博物馆的《富春山居图》剩山图去台湾展览没有任何问题,但希望台湾方面承诺适当的时候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能赴大陆和浙江省博物馆的《富春山居图》合璧展出。
“但当时台湾方面连这样一个遥远的承诺都不愿意。”杨建新觉得交流应该是双向才能持久。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