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3月12日电 题:国家文物局局长:海南国际旅游岛规划应加入文化遗产保护
中新社记者 沈嘉
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全面铺开,城市化发展与文物保护如何兼顾的问题再次受到外界关注。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在全国“两会”上递交提案呼吁,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中应重视文化遗产保护,由当地政府推动出台有关国际旅游岛建设中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
单霁翔12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海南是文化遗产大省,但许多资源还没有被深入发掘,甚至鲜为外界了解。”
海南有诸多丰厚且独特的文化遗产资源:沟通东西方经济和文化交流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南海线路,从琼州海峡到西沙、南沙的航线上,遗存有数以千计的古代沉船等水下文化遗产;有承载着贬官文化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公祠、海瑞墓等文物古迹;有独具特色的黎、苗等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有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海口骑楼老街等历史文化街区等。
目前,海南省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300余处,博物馆23座。根据官方数据,截至2009年12月底,海南省共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3497处。
单霁翔认为,深入挖掘这些丰厚的文化遗产资源,对于展示海南文化底蕴和文化特色,建设文化品牌,推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他对海南文化遗产保护提出的几项具体建议包括:
首先,把文化遗产保护纳入《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坚持文化遗产保护与其他行业统筹兼顾、协调推进,认真制定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明确提出文化遗产保护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并根据文化遗产保护实际情况,出台有关国际旅游岛建设中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
其次,加大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维修力度。在基本建设中,严格执行文物保护法。针对文化遗产的不可再生性、珍稀性和脆弱性,始终坚持文物工作方针,把文化遗产及其原生环境的保护放在首位。
第三,加强海南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单霁翔说,南海水下文化遗产数量大,分布广泛,而南海海域缺乏必要的文物保护专业机构,文物安全形势十分严峻。他建议海南省设立水下文物保护研究专门机构,加大南海水下考古工作力度,积极保护和利用“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此外,还要建立文物、公安、边防、海监、海军等联席会议制度,协调南海水下文化遗产安全工作。
单霁翔还提出,要加强海南博物馆建设,并做好文化遗产的展示工作。他建议,利用海南独具特色的自然资源,建设反映海南亚热带风情的自然展示园区。通过深入发掘海南文化遗产的深厚底蕴,建设享誉世界的文化品牌,努力使海南既成为对外开放的平台,又成为展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窗口。
“有一种误解认为,文化遗产保护是包袱,这是不对的。”单霁翔说,“文物保护确实要加大投入,但文物保护对社会和经济的贡献也是非常大的。且不说文物保护对文化生活、精神素质的提升所显示的巨大贡献,仅就经济效益来说也很可观。”
单霁翔认为,海南可以通过合理发展,把文化遗产变成特色品牌。“在建设国际旅游岛时,文化遗产的作用将是别的方面无可替代的。”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