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预算有限,票房也不理想,但这阻止不了凯瑟琳·毕格罗凭借《拆弹部队》将最佳导演奖的小金人收入囊中。美国当地时间3月7日晚,第82届奥斯卡金像奖如期揭开:凯瑟琳·毕格罗导演的《拆弹部队》一举斩获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在内的6项大奖,一直呼声甚高的《阿凡达》却只收获最佳摄影、最佳视觉效果等三个技术奖项。许多人认为,毕格罗打败了她的前夫、《阿凡达》导演詹姆斯·卡梅隆而获得最佳导演奖,上演了一幕真实版的好莱坞传奇。但在我看来,这个榜单不仅仅成功推出了奥斯卡历史上的首位女性最佳导演,更在于传递出了奥斯卡评委会对电影发展路线的态度。
在《阿凡达》5亿美元的新高投资以及全球的超高票房面前,1500万美元打造的《拆弹部队》无论是投资还是最终票房,均显得有些捉襟见肘。而相较于卡梅隆对电影新技术的痴迷和应用,取材于现实的《拆弹部队》中也看不到任何“炫技”之处,有的只是极尽于角色心态、环境等细微变化的精雕细琢。可以说,卡梅隆想要抓住的是观众眼球,而凯瑟琳想要抓住的却是观众的心。第8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终将分量更重的几个奖项给了“想抓住观众的心”的凯瑟琳,此举,对一向心高气傲的卡梅隆颇有些“善意敲打”的意味。
正如很多人所认为的那样,《阿凡达》之于3D电影的影响不言而喻,尤其是在卡梅隆指导下新创的一些拍摄技术,很可能引领电影发展走向新的纪元。但另一方面,这部过于专注于拍摄技术的作品,除了简单将过去好莱坞电影中司空见惯的剧情移植到另一个星球上之外,其故事的老套让人明显感觉缺乏想象力和表现张力。苍白平淡的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也难以同卡梅隆的《泰坦尼克号》相提并论。倘若不是因为有3D特效的噱头,到底能赢得多少观众支持,值得怀疑。
当然,此意并非否认卡梅隆对电影技术发展的贡献,但回顾近年来世界电影发展路线,特效技术电影引领大片风头,一方面投资节节看涨,另一方面特效营造的火爆场面几乎不容观众松一口气。当《变形金刚》唤回观众的记忆后,《变形金刚2》便急于榨取前部的剩余市场价值。虽然从商业角度来看,仍旧收益不菲,但对于观众而言,这样的作品除了能给人以视觉新奇与冲击快感外,基本不会再有别的更深感触了。
我们承认,电影应该尊重市场规律,但市场不是电影产业发展的唯一依据。从头到尾靠技术特效打造的作品,如果缺乏剧情灵魂的支撑,不排除这样的电影可以在市场上卖个好价钱,但却不足以在电影的文化属性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特效在电影制作中的兴起和一度盛行,与我们所处的这个日新月异的科技时代不无关系。但技术的车轮在电影艺术的制作中不能无限驰骋,对于电影,最能长久打动观众、吸引观众的还是其中所传递的“情”和“意”。从这层意义上讲,第82届奥斯卡对《阿凡达》的大胆“弃爱”,何尝不是对“炫技片”的一次善意敲打?
禾 刀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