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凡达》与想象力培养
3D的《阿凡达》看过了,对精彩神奇的感慨之后,有人提出这样的思考:中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如此不同!欧美人更习惯看未来,因此多科幻;而中国人喜欢向后看,爱言说自己历史的久远。那么一个人思维方式上的类似差异,会对人的心理状态形成怎样的影响?
问:在心理学上,对习惯回头看过去与喜欢看向未来的人,有类型上的划分吗?
答:心理学上没有类型上的专门划分。现在我们可以称这种不同的人为“回顾型”和“展望型”,当然还应该有“当下型”。
问:习惯回头看过去的人是什么年龄段的人?有哪些典型的行为表现?
答:年轻人一般是展望型,他们对未来充满了好奇、探索和期望。但是,如果有些家长给孩子提供了过分富足的生活条件,把孩子限制在单纯、狭小的生活空间里,孩子会丧失好奇心和探索欲,对未来没有想法。
年纪大的人容易归于回顾型,因为他们经历了许多生活的坎坷,对自己的一生容易产生总结和留恋。但是童心未泯的老人,尽管年纪很大,依然对未来充满了计划和向往,这是难能可贵的。
问:习惯回头看过去,会给人的心理形成怎样的影响?对人的成长有什么影响?
答:习惯回头看过去的人善于总结前车之鉴,容易变得谨慎、固步自封,面对新事物退缩不前,影响成长和变革。
问:在您看来,中国人和美国人都在做“穿越”的梦,只是中国人比较多地穿越历史,回到古代;而美国人更多一点穿越时空,走进未来(和外星球)——最近以来“穿越”得比较近的一次是《2012》。这两种“穿越”反映了两个民族的人怎样不同的思维惯性?
答:中国历史悠久,在历史上有太多的可歌可泣的人物和事件,中国人对此如数家珍,有时过分得如同敝帚自珍。不光是中国,其他历史悠久的国家也是这样。美国人历史短暂,只有200多年。和美国人相比,中国人很像一个老人,美国人很像一个孩子,中国人做什么都很谨慎、全面、多虑、凝重,而美国人自我、任性、自由、率性。
中国悠久的历史对于张开我们的想象力翅膀来说,是个沉重的包袱,历史太精彩了,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使我们的脑子里没有空间来自由想象。但是,并不是说中国人就都没有想象力,那些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的孩子,在学校里不是学习好的孩子,想象力要更加丰富,他们的创造性一点儿也不逊于其他国家的孩子,可是这些人在中国进入不了主流文化,只能做一些自己喜欢的小作坊一类的东西,然后被柴米油盐消磨掉了。
性格来自于遗传和后天教育环境,遗传很难改变,但是教育环境可以改变,未来的世界,学习能力固然重要,而原创能力更加必要。
问: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关键期是什么时间?
答:四五岁。这是孩子萌发想象力、创造力的关键期,在这个期间,要多带孩子见世面,多自由自在地玩,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成长。家长要给孩子安定、安全、开放、民主的环境,不要给孩子报任何学习班。学习班教育就是把孩子的大脑格式化,成人化,人云亦云。为了让孩子玩足够,不要着急让孩子早上学,上学以后也应该是多启发教育,体验教育,经历教育,行走教育,交往教育,而不是作业和考试教育。
问:习惯回头看过去与喜欢看向未来的人,分别应该怎样克服各自的缺欠?
答:喜欢展望的人,要注意现实客观条件,不要整天沉浸在梦想里,更多一些脚踏实地。过于乐观、寅吃卯粮,也会留下隐患。回顾型的人要更多地展望明天,想想明天准备做什么,学会做梦。学会放松地、乐观地看待未来。
答问者为本版特约专家
——北京协和启迪咨询中心 杨霞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