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之孙张闾实:回乡是父亲与大伯的共同心愿——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张作霖之孙张闾实:回乡是父亲与大伯的共同心愿
2010年03月08日 11:37 来源:辽宁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3月6 日,张作霖之孙、张学良之侄张闾实历时三年撰写的新书《漫漫归乡路》新闻发布会在沈阳汤公馆举行。少帅张学良的传奇故事家喻户晓,而作为产生过中国近代史上重要历史人物的张氏家族,其后人安在?张氏家族还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第一位回到沈阳定居的张氏后人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漫漫归乡路》给出了翔实的答案。

  张闾实是张学良六弟张学浚的次子,2007年,张闾实回到魂牵梦绕的家乡沈阳。三年来,总是有朋友追问他为何选择回沈阳定居?如今,又有人探问他为何写作《漫漫归乡路》? 3月6日上午,张闾实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今年48岁的张闾实出生于澳门,5岁迁居台湾,大学期间主修建筑学,毕业后投身于文化产业,在一家图书公司工作,后来转入金融业,再进入旅游业、餐饮业工作。

  张闾实的父亲张学浚出生在沈阳,张学浚时常回忆起家乡的点滴往事,而亲人们所说的家乡就是沈阳。张闾实的父亲在台湾弥留之际,口中呼唤的居然都是儿时在沈阳的朋友和亲戚的名字,一再叮嘱儿子将来一定要回到故乡看一看。 2007年,张闾实为完成父亲的遗愿,挥别妻儿,踏上归乡路。近乡情怯,近乡情浓。当飞机降落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的一刹那,张闾实热泪盈眶……

  在沈阳住得越久,张闾实就越热爱这片热土。他喜欢下雪天,可是又很怕冷;他欣赏东北人的热情豪爽,可又听不懂东北方言。三年过去了,如今,生活在沈阳的张闾实,朋友越来越多,日子过得越来越充实。张闾实说,他很高兴找到了自己的根,他之所以成为张氏家族后人返乡定居的第一人,就是要告诉家族的后人们,母亲的怀抱依然温暖,故乡的大门永远向游子敞开。

  奶奶寿夫人以及大伯张学良鲜为人知的生活

  辽宁日报:您对家乡沈阳印象如何?

  张闾实:沈阳是一座大都市,同时又是一座古迹很多的历史文化名城,古典而又时尚。家乡的人们朴实,热情,豪爽,讲义气,我很欣赏家乡人。

  辽宁日报:在辽宁生活的三年里,您在做什么?

  张闾实:我一共做了三件事。第一年,认识沈阳;第二年,到全省各地寻访爷爷的遗迹;第三年,回到沈阳,定居沈阳,在沈阳发展事业。

  辽宁日报:为什么要写《漫漫归乡路》?

  张闾实:多年来,我寻找清代文献以及民国初年的历史资料,就是为了明白家族中哪些事情是真实的,哪些只是传说而已,同时也为寻找自己的根到底在哪里。在寻找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家族的荣辱史,似乎就是一部中国近代史的缩影。从1970年到2009年,我一直在探寻、整理家族的历史,并将其一一记载下来,我想给社会以及家族后人留下一个张家人自己的亲历版本。我写书的目的并非要评判家族历史,80年过去了,张氏家族在东北的功与过,还是交给更长远的历史去评判吧!

  辽宁日报:您在回到家乡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得到过哪些帮助?

  张闾实:关于我们张氏家族的很多资料在台湾都无法找到。几年来,在辽宁省政协以及张氏帅府博物馆的协助下,我收集到很多珍贵的历史照片以及史实资料。许多专家学者对我写作《漫漫归乡路》给予了很大支持,辽宁省政协文史委员会的赵杰主任还为我的书写了序言,我非常感谢他们!

  辽宁日报:请为读者介绍一下《漫漫归乡路》的主要内容。

  张闾实:《漫漫归乡路》系统梳理了张氏家族的历史。书中还介绍了奶奶寿夫人以及大伯张学良鲜为人知的生活。其中有我小时候跟奶奶以及跟大伯相处的生活,也有我母亲口述的点点滴滴。 《漫漫归乡路》还披露了诸多历史事件的细节,比如:“九·一八”事变到底是谁向东北军下达不抵抗的命令?西安事变后宋美龄用英语向张学良说了些什么?书中还记述了父辈如何期待回到家乡,我如何完成了他们的夙愿。

  大伯张学良为人风趣幽默

  辽宁日报:能谈谈您印象中的张学良将军吗?

  张闾实:我大伯张学良为人风趣、幽默,他经常给晚辈们讲笑话,自己却一脸严肃。我第一次见到大伯张学良是在1967年春节,我感觉他就像一个大家长,和蔼可亲,他很喜欢我们,他还拿出各种好吃的食物分给我们。最后一次和大伯通话是2000年,就是在大妈赵一荻女士去世前的三个月。那天,大伯从美国打电话给家里,正好是我接的。

  辽宁日报:在与您大伯张学良将军相处中,哪几件事给您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张闾实:虽然同住在台湾,但张氏家族的人却很少有机会看望大伯,因为他的住处四周警备森严。只有过年的时候,他派两辆车把我们全家都接上山去他家过年,但我们从没看见过他下山,小孩子们只会想到他年纪大了不想走动,根本不知道他被软禁的事。不过,我们发现他并不了解社会生活已经发生了变化,消费水平已经变得很高。由于他没有这样的概念,所以他给我们过年的红包20年都没变,一直都是200元。

  还有一件令我印象深刻的事,大伯张学良80岁左右的时候,我们一家人去他家过节,大伯要上二楼洗手间,我注意到他腿脚不方便,就很自然地准备搀扶他上二楼。结果他告诉我说,张家的男人不可以让人搀扶。后来我懂了这句话,再怎么苦,也要撑下去。这是他给我们家男孩子的一个家训。

  大伯是和平主义者,没想到命运却安排他这个最厌恶战争的人当了军人,或许就是因为他是张作霖的长子,要由他来继承父业。以前,大伯在家人面前从来不提西安事变,而到了晚年,他却不止一次跟家里人表示,假如时光倒流,自己还会那样做。

  回家乡是父亲与大伯的共同心愿

  辽宁日报:您为何回到沈阳定居?

  张闾实:因为我就是沈阳人啊!在台湾,从小到大,我一直认为自己是沈阳人,因为以前台湾的身份证上籍贯标注的是沈阳。那时的籍贯指祖籍,近几年的籍贯才指出生地。我一直对沈阳有着强烈的憧憬。沈阳到底什么样?自己的家族与沈阳到底有哪些渊源?我想进行实地考察。当然,我回到沈阳定居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完成父亲的遗愿。我想,回到家乡去,不仅是我父亲的心愿,也是大伯父张学良的心愿,更是那些漂泊在海外的张氏家族后人们的心愿。我认为,部分张家后人对返乡心存疑虑是因为对现在的中国不了解。今年,我将邀请我的母亲、哥哥、姐姐也来沈阳走走看看,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张家后人,故乡对游子永远是敞开怀抱的。我还要告诉他们,还有我这个亲人在沈阳等待他们回家。

  辽宁日报:是否与大陆的亲属相见?

  张闾实:八婶马蕴兰与她的女儿张闾琪从天津赶到辽宁与我见面,能见到素未谋面的家人真是太好了。我终于完成了父辈想要亲人团聚的心愿!

  辽宁日报:目前您在沈阳从事哪些工作?

  张闾实:我主要从事文化交流工作,同时还当餐饮顾问,推广张氏私房菜。闲暇时,进行文学创作。

  辽宁日报:今后您有哪些打算?

  张闾实:我今年还将创作一部反映东北地域文化的小说,还要写一本介绍台湾旅游的书。

  为完成父辈遗愿,他返回故乡;为系统梳理家族历史,他著书立说;为建设家乡贡献力量,他定居沈阳。张闾实一步一个脚印,步履铿锵而坚定。

  本报记者 王臻青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