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春晚得奖的背后——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赵本山春晚得奖的背后
2010年03月08日 11:16 来源:长沙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在 “我最喜爱的央视春晚节目评选”揭晓之际,有观众、网友,根据大众对赵本山的小品《捐助》的思想上、艺术上的激烈争议以及广泛批评,央视网站的结果和民意大相径庭,而质疑央视投票的公正、公开性,并认为这说清了一个事实,即“我最喜爱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节目”中的“我”,不是“我们”,而是“央视” 自己,“既然,央视想谁拿奖谁就拿奖,还打着投票的幌子干什么?还折腾无辜的网民干什么?”

  有的文化名人,对赵本山现象发表评论:“赵本山垄断了春晚,每年必是压轴戏、每年必得一等奖,他想让谁上,谁就能上。民众对赵本山的批评实际上是对春晚的厌恶,赵本山垄断春晚,春晚垄断中国人的除夕,它们走到今天,已红得发黑了!”

  在央视元宵晚会上,赵本山的小品《捐助》获得小品类一等奖,第12次问鼎春晚“小品王”,这个结果揭晓之后,一些文化媒体对这种文化现象,作了尖锐、犀利的剖析:对于本山大叔,奖杯、口碑、利益,或许已经有了选择,而对于普通观众,赵本山还是不是小品王,也渐渐有了清晰的答案,甚至,这个“小品王”已经殃及了“我最喜爱的春晚节目评选”的公信力……

  对于赵本山的小品《捐助》,其艺术效果和思想内涵的缺陷、硬伤,大众和媒介应该说是有着鲜明的审美判断的,“春晚”逆民意让赵本山蝉联“小品王”,不仅是有违艺术的尊严,漠视、无视大众的文化权利,更是违背了文化艺术民主的根本性原则。所以,网友、观众也好,文化名人也好,还有文化媒体,对赵本山及其小品所带来的文化娱乐行为,和“春晚”的垄断与缺乏公正的质疑、批评、不满,其实是真实地反映了大众在文化生活中的民意,表达的是追求文化的权利和自由精神的诉求。

  观众、网友、文化人的种种批评,并非是毫无根据的。据说,春晚的节目审核和彩排,只有赵本山稳坐钓鱼台,从来不用担心自己的节目落选,甚至可以临场改台本,央视对于赵本山这棵摇钱树给予了充分的自由,乃至赵本山与央视“春晚”形成了默契的利益共同体,不是因之有了“赵本山的小品成功了,春晚就成功了一半”之说吗?这于艺术而言,于其他演艺人员而言,于广大的观众而言,有何对文化艺术的负责和敬畏?有何文化的民主?有何大众文化艺术权利的彰显?这就是文化的不公平,这就是文化的特权。在这里,文化艺术的审美判断的标准和力量,已经不是作为主体的大众,而是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

  “赵本山”、“春晚”现象告诉我们,尽管当今是文化多元的时代,为人们吸收和接触文化的方式提供了广泛的选择,但是,大众的文化普遍性、参与性权利应该得到尊重,文化艺术是需要尊严的,文化艺术不属于小集团,不属于权力,也不属于商人,更不是为特权者保留的领地……

  袁跃兴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