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家族传奇
“有些真相已经随着时间推移和各种原因被掩埋了,知道这段历史的人不多了,我也已经到了晚年,所以我想要把它完完整整写出来,希望我的努力对复原那段历史有点贡献。”
记者/钱亦蕉
陈元珍女士坐在我的面前,普普通通,瘦瘦的,但眼睛很亮。因为长期用英文交流和写作,她说中文有时会卡壳,表达还算清晰到位。不过看了她写的书,就会发现这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不管是自己的故事还是陈家的故事,被她娓娓道来,就像惊险小说一样充满悬念和色彩。为了撰写丈夫陈依范和公公陈友仁的家族史,她跑遍了美国东西岸、中国大陆、香港、新加坡、英国、法国、西班牙、希腊等地收集资料,任何一次有关那段历史的阅读,都会让她欣喜。
陈元珍说:“我不能仅仅根据我先生和他姐姐跟我说的事实就写下来,必须再找资料研究印证。因为如果只是家里人的一面之词,那是孤证,站不住脚的。有些真相已经随着时间推移和各种原因被掩埋了,知道这段历史的人不多了,我也已经到了晚年,所以我想要把它完完整整写出来,希望我的努力对复原那段历史有点贡献。”她就像侦探似的,搜集点点滴滴的历史根据。随着英文版的《Return to the Middl eKingdom》和中文繁体字版的《民国外交强人陈友仁——一个家族的传奇》先后出版,陈元珍终于完成了为陈家写史的使命。
陈家爷爷
要说陈家的“革命史”,得从陈爷爷说起。陈友仁的父亲名陈桂新,人称“阿陈”,客家人,是个贫苦的农民。他吃苦耐劳、倔强不屈,因为穷困和内心的不平,加入了洪秀全的太平天国。陈爷爷在太平天国的事迹家人几乎一无所知,倒是陈元珍女士凭着永不言弃的态度,在浩如烟海的文字里面,找到了一些历史的碎片,“阿陈渐渐在我脑中从一个缺乏方向的流浪汉一跃而成为具有崇高目标的战士”。
阿陈1850年入伍,一年后晋升为东王杨秀清的贴身侍卫。太平军准备攻打武昌,阿陈主动请缨远征前线,并且凭借少时练就的木匠手艺督军搭建浮桥,使得大军成功登陆武昌。这大概是陈爷爷作为太平军最为光彩的一笔。后来,太平军又攻下南京,可是由于天王和东王争权夺利和内讧不断,最终兵败。阿陈因撤退回广东途中腿部中弹,得不到治疗,只能锯掉坏腿、装上义肢,逃到被英国割据的香港。他和撤逃的太平军战士一起开了一个金铺作为遮掩,本准备伺机打回老家去,但“因事泄密”,阿陈被港英军警追捕,他只好卖身为“猪仔”(契约劳工),登船逃亡,先到牙买加,后到马提尼克。
在加勒比海的小岛上,陈爷爷成了一个剃头匠,靠手艺吃饭,没想到却被当地一个华裔商人梁兴看中,成了他的女婿。陈奶奶名叫玛丽,比陈爷爷年轻近二十岁。婚后不久,他们就迁移到英属特立尼达定居。他们辛苦建立了自己的小农庄,并且一起养育了6个孩子,大儿子叫尤金,也就是日后跟随孙中山先生的民国外交家陈友仁。
尤金12岁的时候,父亲阿陈就去世了,他学习很努力,希望能够出人头地。功夫不负有心人,20岁的时候,尤金就通过考试取得律师执照,成立了自己的事务所。立业之后是成家,1899年,21岁的尤金同混血少女爱茜(父亲是法裔庄园主,母亲是法、非混血奴隶)共坠爱河,尤金正式求婚。客家人习惯于自成小团体,互相依靠,在那个相信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里,陈奶奶对尤金选择一个受过现代教育的外族女子非常不理解,亲朋好友也给尤金施加了很大压力,但是终没能阻止这两个相爱的人结婚。由于岳父不仅有钱,而且乐善好施,尤金在婚后事业突飞猛进,成为特立尼达华人社区出名的大律师,少数族群都来找他打官司。
陈元珍女士在记录这段历史时,始终搞不明白这两个看上去不可能有交集的年轻人到底是如何走到一起的,不过经过多方探寻,她倒是得知了陈家两代人的两个桃色八卦。原来陈爷爷也曾有过一个欧非混血儿的情人,还有一个私生女;而尤金在婚后不久就又金屋藏娇,那也是个法非混血儿,并且为他生下一对双胞胎女儿。陈元珍觉得,与异族通婚、生养一堆混血儿女“对他作为国民革命的领导人很不利”,所以尤金“出于革命需要,也出于他个人的政治抱负,长期避免把妻儿接到中国和他同居”。
返回故土
勤劳诚实的尤金白手起家、飞黄腾达,同其他特立尼达的有钱人一样,他投资地产,拥有的产业分散在小岛各处。但是春风得意的他,更渴望突破小岛的界限,到更广阔的世界里去。1906年以后,尤金每年都要去伦敦,并且与当地华人社团接触,了解到了中国大地上正在进行着的变革。“尤金看到殖民地的不平等,曾经也参加了一些进步活动,差点被抓起来。1911年,尤金带着全家迁往伦敦,住进了高尚社区,让儿女接受更好的教育;同时他自己也希望能继续深造,投身政治和民主运动,要像自己的父亲一样,与穷人站在一块。”陈元珍分析尤金去伦敦定居有此两大主因。
就在这一年,武昌起义爆发,中国结束了清王朝的统治,在伦敦的尤金也看到了令人振奋的报道而蠢蠢欲动。正在这时,他见到了革命领导人孙中山,这次会面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辛亥革命爆发时,中山先生正在美国游说、演讲,他没有直接回国,而是途经欧洲,作了停留。10月底他到达伦敦,在华人社团发表演说,劝他们回去,为新成立的民国服务。尤金就是在他的影响下,最终返回祖国。”陈元珍说,“他留下了妻儿,独自一人上路,在尤金登上火车的那一天,他没有一个中国朋友,不会说一句中国话。”
“虽然他不懂中国话和中国国情,但他有三个长处,一个他对英国历史很熟悉,并且他对西方法律很熟悉,还有他会写作,业余曾给报刊写过文章。他觉得这三点会让他对新的中国有贡献。”陈元珍分析尤金放弃优渥的生活而回国的动机,一方面他在殖民地看到受压迫的人群富于同情心,而中国也是受压迫的国家,这触发了他的爱国热情;另一方面就是孙中山先生对他的影响。
尤金到达北京,恢复了自己的姓,起名“陈友仁”。这时孙中山已被袁世凯逼走了,陈友仁经朋友介绍认识了时任北洋政府交通部长兼代理财政部长的施肇基,施肇基很赏识他的才华,让他当了秘书,处理交通部的法律事务。但是不久他就发现,交通部只顾外国人的利益,陈友仁觉得没意思,决定寻找更有意义的工作,于是开始为英文的《北京日报》撰稿。但是《北京日报》实际上是外交部的传声筒,虽然也能批评发泄一下,但不畅快。那时还有一张英文报纸叫《京报》,在外国读者中比较有声望,是德国人衣吉林出钱办的,主编是英国人吴德海,他们看到陈友仁文章写得很好,想挖他过去。1914年,友仁开始为《京报》写社论,欧洲爆发一战,英、德成了敌对国,衣吉林和吴德海也关系破裂恶言相向,陈友仁趁机把《京报》买了下来并取代了主编位置。
这个事情的背后却表现出了北京式的解决问题的“逻辑”:衣吉林继续用德国马克支付吴德海的月薪,而吴德海仍然在敌对的报纸上辱骂衣吉林;陈友仁尖锐地揭露袁世凯政府的阴谋诡计,却仍然以交通部“雇员”的身份领取薪金。
但不管如何,陈友仁拥有了自己的言论阵地。“《京报》被包括孙中山在内的进步人士所看重,孙中山在上面也发表过一封信,他对陈友仁说过:‘办报纸办得好,就等于十万军队。’”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