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国先进思想的影响下,青年毛泽东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
从十九世纪后期到二十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掀起新一轮技术革命浪潮,它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使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与此同时,俄国十月革命和欧亚革命浪潮的兴起,也极大地改变了二十世纪世界历史的进程。国际形势和世界发展格局的变化极大地触动和鼓舞了中国人民和中国的先进分子,促进了中国革命力量的成长,一些具有进步思想的中国人开始寻求改变旧的社会现状的办法和建立新的理想社会的途径。青年时代的毛泽东正赶上了这样的时代。
1910年秋,已初具爱国思想的毛泽东没有秉承父亲要他学徒经商,发家致富的意愿,离开韶山,去湘乡县东山高小读书。临行前他给父亲留下一首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在东山学校,他从同学那里借了一本《世界英雄豪杰传》。从这本书里,他认识了令他非常钦佩的拿破仑、彼得大帝、卢梭、孟德斯鸠、华盛顿、林肯等人物。1912年7月,毛泽东寄居于长沙新安巷的湘乡会馆,开始了他在湖南图书馆的自学生活。在这里,他读了许多反映十八、十九世纪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和科学成就的著作,如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亚当·斯密的《原富》、赫胥黎的《天演论》、孟德斯鸠的《法意》、卢梭的《名约》等等。这些书大大地开阔了他的眼界,使他开始了解外面的世界。后来,他在谈到这段时光时还认为,这半年对他来说是“极有价值的半年”。(见《西行漫记》第120页)
组织青年赴俄勤工俭学运动
在毛泽东的思想朝马克思主义方面发展的过程中,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无疑是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毛泽东认为,俄国的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典范,各国人民要想求得彻底解放,“唯有步俄国和匈牙利的后尘,实行社会主义大革命。”(见《湘江评论》第2号《德意志人沉痛的签约》)在湖南,毛泽东与方维夏、何叔衡等人一道联合教育界、新闻界和其他社会知名人士,发起组织了湖南俄罗斯研究会,公开宣传十月革命,研究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毛泽东在俄罗斯研究会中任书记干事,主持记录及文书事务。这个时期,他和同伴们一起开始了策划组织青年留俄勤工俭学的工作,还派出代表赴北京与俄方代表洽谈留学事宜。
1920年8月22日湖南俄罗斯研究会筹备会议召开,会议认真研究了“一、研究有得后,发行俄罗斯丛刊;二、派人赴俄实地调查;三、提倡留俄勤工俭学。”等问题。俄罗斯研究会先后介绍了十六名进步青年到上海外国语补习学校补习俄语,然后赴俄国学习,在这批进步青年中就有为中国的民族解放和国家建设做出杰出贡献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任弼时、萧劲光等。
1919年底到1920年这段时期,是毛泽东一生中的一个关键的时期,毛泽东在这段时期通过各种途径接受了许多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结识了李大钊、陈独秀等一批中国的先进分子,尤其是通过认真研究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他的思想进一步向着马克思主义方面发展。这个时期,毛泽东考虑的问题已经是很深远了,比如,在如何选择中国革命的道路这一问题上,他在给蔡和森的回信中明确表示“深切赞同”蔡和森所说的走俄国人的道路的观点。也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他对组织青年留俄勤工俭学抱有极大的热情,尽了很大的努力。正如他在和新民学会会员通信时说,对于出国留学这件事,他“脑子里装满了愉快和希望。”
从青年毛泽东为“改造中国与世界”,积极参加组织赴法、赴俄勤工俭学的行动,便可看到他过人的大志和大智,看到他的宽广心胸和眼界。当时,毛泽东和他那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发起组织和支持的留学运动,深深地影响了全国许多地方的青年,而这些赴法、赴俄留学的青年,后来对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的进步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这段时间里,毛泽东还有过组织新民学会成员去日本、南洋留学的计划。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