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国家文物局将其管理的约39万余件文物整体划拨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从而使国家博物馆的文物藏品数量突破百万件。
此次划拨国博的文物,总体数量大,品类齐全,历史年代跨度较长,其中不乏相当数量的文物精品。这批文物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国家文物局和有关部门致力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作的成果结晶,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来自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外贸口岸验扣并移交文物部门的玉器,书画,金、铜佛造像和杂项等文物,共计约24万余件;二是从天津外贸工艺品进出口公司接收的文物15万余件。
在今天的文物交接仪式上,文化部部长蔡武阐述了39万件文物划拨的缘由。他介绍说,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总数是60多万件,其中不少是各类钱币。近20年来重大考古发现的文物精品很多都散落在地方博物馆,由于条件所限保存极为“艰苦”。中国经济实力迅猛发展的同时使得私人收藏家的数量和收藏品的质量也今非昔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于那些最能够反映我们国家水平,最能够反映历史文化,最能够反映国情特色的文物,应该建立一个怎样的管理体制,是一个深刻的课题。在无偿调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如何解决藏品来源,提高国家博物馆馆藏水平,是需要从国家政策层面研究的问题。在文物属地化管理问题上,要尽快研究文物分层分类分级收藏的问题,重要的文物不应收藏在地方,要尽量将国家级的文物收藏到国家博物馆来。
据了解,国家博物馆自1912年建馆以来,有过三次较大规模的接收入藏文物。第一次是在1912年7月,新馆成立之初,经民国政府教育部批准,接收国学旧有的礼器、书版、石刻等重要文物近6万件。第二次是新中国成立后,1958年8月,中共中央北戴河会议决定在天安门广场东侧筹建新馆,1959年2月,经党中央批准,中宣部向全国发出调用文物的电报,全国有77个单位支援文物,先后调用和借用文物3万余件。今天的约39万件文物入藏国家博物馆是第三次,也是最大规模的一次。
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计划今年底竣工,新馆建筑面积由过去的6.5万平方米增加到19.2万平方米,将成为全世界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新馆展厅面积将达到6.5万平方米,库房容纳量将达到100万至120万件,新接收的近39万件文物将获得妥善安置。(记者 丁肇文)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