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新闻发布会传来的消息说,用DNA技术查验“曹操墓”真伪研究已有阶段性进展。什么进展呢?曹操并非夏侯氏后裔,曹家谱系真实存在,课题组已经推演了一份曹操后裔的迁移谱系,下一步将根据谱系确认的重点区域,进行曹姓男子的DNA采样。
平静了若干天之后,“曹操墓”涟漪又现。倘若阴间里的枭雄们有知,可能又要开孟德的玩笑了吧。不过明眼人都知道,发布会讲的前两句,貌似言之凿凿,其实也就是“一说”而已,课题组的见解。他们认为“曹氏源于夏侯氏”未见陈寿《三国志》本传记载,乃出自裴松之所注,而裴松之“收集的稗官野史,当中的讹谬乖违之处不可尽信”。读过《三国志》的人都知道,广采博引的裴注是一定要当作正文来读的,裴注不仅是对正文的必要补充,而且史料价值非常珍贵。诚然,裴注有颇多“讹谬乖违之处”,然而,焉知关于曹氏来源之注恰恰就是这种成分呢?你可以认为我这是抬杠,但我相信,差不多2000年过去,谁是曹氏后裔问题根本不可能会有定论,也不可能存在定论。从“上海图书馆中收藏的118份曹氏族谱入手,绘出‘曹氏分布图’”,可以,但族谱本身,难道就是可靠的吗?
面对这么一座早已空空如也的大墓,如此兴师动众地立项搞科研,如我辈很难正常理解其意义究竟何在?虽曰“鉴定”,但是显然,鉴定者已先入为主,项目出资者横竖是要找出它和曹操的关系,则项目组也势必要不辱使命。因而在下敢斗胆预一下言:将来公布的鉴定结果必定会证实这正是曹操的墓!不幸如此,则所谓科研倒更像是一件摇旗呐喊的工具,在这里披了件貌似严谨的DNA外衣唬人罢了。我甚至认为,干脆全国人民异口同声地认为那就是曹操的墓算了,没必要一本正经地折腾来折腾去。
我之所以这样认为,在于即便最后鉴定的结果确为“曹操墓”无疑,它所具有的价值充其量也只能是学术价值,研究东汉末期像曹操这个级别的人物的墓葬结构,或者是否僭越之类,而所谓可带来4.2亿元经济效益的美梦十有八九会落空。地方上那些工于计算的精明之士,凭什么认为人们会像看临潼兵马俑一样来看“曹操墓”呢?兵马俑那里,出土的人、马车和军阵是秦代工匠通过写实手法的艺术再现,人物的脸型、发型、体态、神韵均有细节差异;马亦如此,双耳竖立的、张嘴嘶鸣、闭嘴静默的,总之极富感人的艺术魅力,且排列起来气势恢宏,“使人们感到军阵巨大威慑力的深浅莫测”。到即便是真的但却空荡荡的曹操墓那里究竟看什么呢?
由“曹操墓”带来的帝王墓葬经济热,可能还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在经济效益方面兜头不断泼些冷水,可能是平息此类闹剧的有效办法。嘴里嘟囔着这个那个,实际上盯着的还不就是个“钱”字吗?DNA的挺身而出,在推波助澜的同时也让事件显得更加无聊。动辄弄出点儿新闻来吸引世人的眼球,这样下去,“曹操墓”真有点儿当年“周老虎”的味道了。
潮白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