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2月10日电 春节将至,有人说“应取洋节精华补春节之不足”。对此,民俗专家陈连山讲到,春节现在这种有点衰落,并不是因为春节不适应现代城市生活了。中国也有“狂欢节”,不用学外国。
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民间文学教研室主任陈连山博士10日下午作客中新网访谈,详谈春节相关问题。
访谈中,主持人问到:“有人认为春节文化各种民俗活动在农业社会基础上形成的,与现在高节奏的社会生活不协调,我们春节文化代代相传,必须取西方洋节之精华,补春节之不足,您是否认同这种观点?”
陈连山表示,他不赞成这样的观点。他说,所有古老民族的主要节日一定都是古代形成的,形成期多是农业社会。像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他们最大的节日是圣诞节,而圣诞节就是耶稣基督的诞辰日,那也是处于农业社会。那为什么圣诞节能一直延续下来,还继续那么热闹呢?
“这就证明跟这个节日适应不适应,农业社会的节日能不能适应现代生活,完全是两回事。人家也是同样古老的东西到现在还能适应,我们现在程度还没有,我们现代化程度比人家差多了,我们不适应,这个逻辑性不通。”陈连山说。
陈连山说,人类的节日是有两类的,一类是教化色彩比较重的,一种是娱乐的。比方说,在西方,圣诞节是很严肃的,是完全教化的,是从小要培养每一个人的基督教思想的,而狂欢节是玩的。而中国的节日是“教化里边有一些娱乐,娱乐性里边也多少有一点教化”。春节要祭祖要拜年,这是比较严肃的,但春节鞭炮又是娱乐;而中秋节和元宵节就是“玩”的节日。
陈连山具体谈到“元宵节”时说:“古代元宵节是非常热闹的。过去小姑娘,讲三从四德,不让出门,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管得很严,可是一年有一天允许她出去逛,就是元宵节。元宵节去看灯,看游行,有狂欢游行。人们装扮成妖魔鬼怪,到街上乱逛。 我们传统狂欢式的节日还是有不少的,不用学外国。”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