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2月9日电 (邹瑞玥)复旦大学的研究者欲在全国征集曹姓男子DNA鉴别曹操墓的消息,引起广泛的社会反响。9日上午,复旦大学有关专家介绍了课题的最新情况,强调这是一次跨学科合作的新尝试,它的成功将给史学、考古学、医学研究的各方面带来突破的契机。
2009年末,河南省文物考古队在邺城附近抢救性发掘一座汉魏大墓,经鉴定为曹操墓。由于历经盗掘,公众普遍对墓主的身份提出质疑。就此,复旦大学科学家提出假设,征集曹姓男子DNA,依托复旦拥有的世界顶尖人类基因调查技术,结合生物学、考古学与历史学,通过检测Y染色体的家族基因点突变,对该墓“去伪存真”。
“考古学的认定与公众一边倒的质疑,暴露出考古学走到今天,所面临的瓶颈。”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韩昇指出,如果能用DNA的方法,拿出确凿的证据证实,无论是对跨学科合作,还是学科各自发展,都将有难以估量的作用。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老师、项目负责人李辉表示,该项目对遗传疾病、地方疾病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遗传病究竟与哪些基因突变相关,突变是如何产生、何时产生都不清楚。如果把疾病相关的位点放到人类的谱系树,那么它的发生与扩张都将一目了然。
“历史学的研究,无非结合文献与历史逻辑推理。浩渺流长的中国历史留下很多难解的问题。如魏晋以来人口几次大迁移,曹操的家族就很有代表性。通过此次DNA检测,我们就可以以全新的方式勾勒出中国人口的变迁史。”韩昇说,“我看到了历史学宽广的前景。”
韩昇介绍,目前不少大学的人类学研究,是把考古系的田野调查、社会学的社会调查、与历史学的解释相结合,整体研究偏向文科。复旦曾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拥有丰富的相关经验。
对于公众质疑较多的古DNA是否具备检测可能性,李辉表示,欧洲学者早已完成对早期智人尼安德特人的DNA研究,确认他们为“白皮肤”、“红头发”。复旦大学目前的相关研究水准已在世界前列,只要出土遗骸未被铜锈完全侵蚀,检测其DNA的特征应该难度不大。
“经过对曹操族谱的鉴定,接下去我们会对一些地区高度关注:江苏北部、安徽亳州地区、河南到山东交界的这些地区,是古曹氏分布的地区。从族谱反映的迁徙情况,现代曹氏在浙江绍兴、上虞、余姚、京华;安徽晋县、涉县、东阳、潮汕;湖南益阳、长沙,及上海较多。”韩昇表示,3月起复旦将成立专门的小组,到这些地区寻找可信度较高的曹氏后人。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