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作协主席范小青:文学不会从我内心隐退——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江苏作协主席范小青:文学不会从我内心隐退
2010年02月08日 16:40 来源:文学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文学不会从我内心隐退”——访新任江苏省作协主席范小青

  二月的南京有些寒冷,范小青的心却是暖的,深黄色毛衣,外加浅灰色外套,简单朴实的装束,她的身影出现在江苏省作协第七次代表大会会场上,显得格外沉静庄重。

  如她自己所言,谈文学总是最开心和最轻松的。话题从广义的文学开始,之所以这么说,因了她自己对作协行政工作的理解。在她看来,作协的“这些事儿”尽管琐碎、繁杂,好在跟文学相关。而她总是习惯于把组织上的事物文学化,“比如,我们去年开的网络文学研讨会,让传统文学写作者和网络文学写作者聚在一起,切磋交流,这对我来说就是一种特殊的经验,其中的快乐和收获,不是读什么书,写什么东西能得到的。”

  “我把它当做鞭策,不敢懈怠”

  两年前,范小青担任江苏省作协党组副书记,而后又成了党组书记。她坦言,刚开始时多少有些不适应,“在作协当主席、副主席未必要做很多实际的事情,是可以超脱的。进入党组工作,说白了就是进了机关,每天是雷打不动的上班时间和处理不完的行政事务。在小说中,你跟自己描写刻画的人物是有距离的,能入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到了真正生活里,碰到的都是活生生的人,有着复杂的人际关系,要解决实际的问题。的确有些难!”

  刚刚举行的江苏省作协第七次代表大会上,她当选为新一届作协主席。她说:“江苏那么多好作家,从创作实力讲,一个比一个强。把我推到这个位置,这是大家给我的信任。我唯恐辜负这种信任,所以把它当做一种鞭策,无论在写作还是工作上,都不敢有丝毫懈怠。”

  范小青的“就职感言”,犹如她的文字,朴实无华。听起来,给人的感觉甚至是过于平淡。但如她自己所言,无论是她的个性,还是她的小说,表面上看来很“温”,其实这平静之下却暗藏潜流,需要细细品味才能体会到深处的激烈矛盾。恰恰是这种矛盾,让她即使在“官场”任职两年,依然保持难能可贵的清醒。这体现在她一个个堪称“另类”却实实在在的“回答”中:

  谈及江苏作家长篇小说创作。她说:江苏文学在全国实力还是很突出的,这主要表现在中、短篇小说等创作上。长篇小说创作方面,相比的确弱了一些,至今也未曾拿过茅盾文学奖。这是一个老问题了,其中自然有地理、人文环境方面的影响。江南独特的人文风貌,造就了江苏作家婉约、细腻的风格,似乎先天就缺少些厚重和沧桑感,缺少一种大气象。不过,我们要反过来问,《红楼梦》不也写的江南么,它的风格不也极尽婉约细腻么,为何它有大气象?!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作家更要从自身找原因。江苏作家好在心态稳,沉得下心来写作,因此他们的作品水准都能保持在一定的水平线上。但有时心态太稳了,要寻求一种突破和超越,反而有些困难。这是需要我们反思的。

  关于基层作者的培养。作为同样从生活底层奋斗出来的作家,范小青对基层作者的艰辛和不易深有感触。她说:大家习惯把目光聚焦在那些业已成名的作家身上,忽略了那些长期默默无闻坚守在基层的作者。实际上,正是有了他们的坚守,江苏文学才可能有百花盛开的今天。因此,江苏省作协一直注意拓展自己的职能,让文学的触须伸展得更广、更深。我们的目光要一直抵达市、县、乡、村,抵达每一个基层的写作者。尤其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作协会员偏少地区,我们更会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比如在发展会员的问题上,在各种读书班的名额数量上,在作代会代表的名额分配上,都适当给予照顾。

  说到江苏文学的传承与发展。范小青在为江苏文坛“四世同堂”的盛景感到欣慰的同时,也表示担忧。她说,从老一辈的陆文夫、高晓声、艾煊,到中年的赵本夫、朱苏进、黄蓓佳、叶兆言、周梅森,再到青年的苏童、毕飞宇、韩东、叶弥、荆歌、朱辉、王大进,再到更年轻的鲁敏、朱文颖等,他们保持了江苏文学界长期以来的兴旺绵延景象。然而,我们不能不看到,除了鲁敏、朱文颖等少数几位作家属于“70后”,很多青年作家已是“大龄青年”了,后续储备严重不足。如果10年20年后再看江苏文坛,还能拥有今天的优势吗?因此,她更希望江苏有一大批“70后”、“80后”作家,包括年轻的网络作家能迅速涌现、成长起来,就像田径接力赛,希望每一棒都能跑出江苏文坛最好的状态。

  范小青到底是清醒的,因为清醒,她没有“避重就轻”,在谈到江苏文学成绩的同时,更多的是自我检省,同时让这种检省转化成一种前行的动力。正因为此,她有着一种开放、达观的心态。“坦白地说,对网络文学我不排斥,但读了也没什么感觉。然而现在这个职位上,我就有责任对此表示密切关注,要看到网络文学是文化多样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作协的工作,未必要强行把它涵盖进来,但至少要对此有一定的了解。”

  同时,在她看来,尽管她是作协主席,但个人的力量到底是有限的,作协的工作需要和班子成员一起齐心协力才能做好。“说实在,我并不要求我们的作家兄弟姐妹,帮我做多少实际的事情,但一想到他们在精神上给予我的强大支持,我心里就倍感温暖。”

  “文学创作永远是安身立命之本”

  身兼数职,党政工作一把抓,看着风光无限。但以范小青的个性,及对文学的热爱和执着追求,她是宁可让自己隐在作品之后,与喧嚣保持一定距离的。而现在,如此繁重的行政工作,会不会让她疏于写作?范小青直言:对文学我看得很重,文学创作永远是我的安身立命之本,再忙再累的时候,它也从来没有从我的内心隐退。

  两年来,在行政工作之余,她依然坚持文学创作。“虽然从时间、精力、情绪上讲,都有相当大的困难,但还是尽力克服,不断写出新的作品。”2008年和2009年两年间,尽管没能照以前那样的进度,每隔两三年就推出一部长篇,但她在中短篇小说领域笔耕不辍,发表了二十来篇,还出版了一部小说集。手头正在创作的一部长篇,也已完成了大半的内容。

  记者好奇她是如何挤出时间来创作的。她笑道:现在朋友们都怪我没像以前那样,经常和他们聊天聚会。这可是我以前常干的事,文友们都认我是有品的“酒友”,还有许多朋友称我是“饭桶”,这下可好,酒友、饭桶不见了,代之以枯坐书斋的“坐家”。没办法,要挤出业余时间和休息时间来创作,只有选择割舍一些东西,其中包括和朋友的聚会,当然还有国内外的不少文学活动。

  然而,在范小青看来,这种割舍还是其次的,最重要的还在于要调整好心态,创作需要一颗宁静的心。有了良好心态,也就有了心底的那份自在坦然。在范小青身上,是看不到逼人的“官气”的。她没有官场上习见的客套和作态,记者采访的间隙,屡屡被一些事打断。她吩咐“同行”做事,不见生硬的命令口吻,如果事情有疏忽,先自我检讨一番,等到交代完毕,伴之以朗朗笑声。回到采访现场,她会拿自己的小毛病自我调侃:“其实,我是一个比较软弱的人,他们这是把我架在火上烤。”

  这正是朱文颖眼中范小青的奇特之处:她在谅解与体谅的前方就已经消解了阴翳,那些磕磕碰碰的事物伤害不了她,她身上有一种奇怪的干净利落的感觉——“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又或许,应了她对范小青“于文于事于人,都已经进入了圆熟而巅峰的境界”的评价。因为坦荡,范小青的圆熟里又有着某种天真的意味。这使得她在冷静剖析事物人情肌理的同时,又得心应手地使用着天性里的松弛与漫漶。因此,她的“天真”显得大,且有力量。

  这种天真反映在生活上,即是显见的“不合时宜”。“因为工作的关系,我现在有不少时间在南京,但每周我都会回一趟家。其实南京离苏州不远,开车回去也没多少时间,但我乐得坐火车。到南京火车站,我像往常一样排队买票。有一回售票员认出我来了,说在电视上看见过我,还给我留了电话号码,叫我买票直接找她。”但到现在她也没用过这项“特权”。其实,在范小青心里,这般的“奇怪举动”没有丝毫的刻意。因为,她对生活看得很重。她深知只有在熙来攘往的大街上,在火车车厢里,在俗世与庸常中,才能看到烟火气和真性情,这是生活的底子。“有的作家通过想象也能写生活,但我不是,我对生活的感受是非常真切的。”

  或许,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她打消了记者的疑问。比如,对行政工作的介入会否影响或限制她文学表达的纯粹性?比如,奔忙于各种会议,要不就利用难得的业余时间埋头书斋写作,没能像往常一样,与“引车卖浆者”之流零距离接触,会否让她在底层生活的表达中,失去一种鲜活的能量?原因无它,因为即使是在生活的高处,她的心始终是向下的。

  范小青把这一切都归结为生活的赐予。从小时候与家人一起被运动冲击到吴江最偏远的乡镇;到后来当“知青”,实实在在做了农民,插秧割稻,田埂上吃饭,喝沟渠里的水;再到恢复高考,如愿考上大学,留校任教,直至今天成了江苏作家的“领头羊”。这一路的“生活”,留下了她最真实的人生足迹,同时也沉淀出《城市表情》、《女同志》等有着实实在在生活含量的作品。

  她谈到同为苏州人的前辈作家陆文夫,他唯一的长篇《人之窝》,是忍着病痛趴在键盘上,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的。这种写作的执着,令她感怀。从前两年小说《赤脚医生万泉和》创作的巅峰状态抽身而出,到近年埋头于行政事务。无论是工作,还是创作,对于现在的她而言,恰如胡适所言:做了过河卒子,唯有拼命向前。她说:“纵有再大的压力,我相信我能撑住,未来的路,我会走得更好。”

  范小青,苏州人。1978年初考入苏州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留校,1985年调入江苏省作协专业创作。现为江苏省作协党组书记、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著有长篇小说十七部,代表作有《城市表情》、《女同志》、《赤脚医生万泉和》等,中短篇小说二百余篇,代表作有《瑞云》、《城乡简史》等,电视剧代表作《费家有女》、《干部》等。《城乡简史》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

  作者:傅小平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