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乙谈春节文化:找回那些丢失的“年味儿”——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舒乙谈春节文化:找回那些丢失的“年味儿”
2010年02月08日 09:16 来源:人民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博物馆学会副会长、著名作家老舍之子舒乙。 中新社发 杜洋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编者按:“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再过几日,中华民族最具情味、最受重视的传统节日——春节即将来临。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节日,春节已成为全球炎黄子孙共同的文化记忆,以及文化期待。

  今天起,我们连续刊登舒乙、王蒙、冯骥才、张抗抗等多位文化名家对提升“春节文化”品牌的看法,与大家一起品年味,支高招。

  博主:舒乙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有民意调查称,人们普遍认为现在的春节没“劲”。就连最热闹的春节游园,对大部分游客来说,也变得“不好玩”了。

  我家在北京地坛附近,每年春节,大量游客像潮水般涌入地坛游园。我常看见,当他们离去时,只有少量游客手里举着几样很雷同但又很不像样子的塑料玩具,多数两手空空——显然,我们的庙会游园内容太单调、贫乏和无趣了。

  是应该到传统里为庙会游园补充营养了。

  老北京人爱逛厂甸,那里可以淘书,还能买到一些小古玩,这在许多知识分子、大学者、作家的日记里都有记载。现在,这个传统能不能恢复呢?

  过去的庙会,特别是过年时,准会有各种“赶会”的团体前来参加。他们有一身的本事,一身的特艺,一身的技巧,专门表演给大家看,舞狮的,耍中幡的,摔跤的,耍五虎棍的,踩高跷的,抖空竹的,“名堂”很多。他们的技艺都是纯民间、纯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鼓励他们到庙会来当主角。

  还有许多会社,除了馒头社、粥社、茶水社外,还有“缝鞋社”、“补衣社”等,免费为走破了鞋的或者刮破了衣裳的游客专门补鞋缝衣。现在当然不必缝衣缝鞋,但这种精神多么需要倡导啊。可以把广大青年学生志愿者吸引进来,请他们到庙会现场义务服务。

  那些已经绝迹的或失传了的老玩艺儿、老食品,也需要尽量找回来。想想,手里举着巨大的山楂串,或者脖子上挂着大山楂圈,招摇过市,那是什么劲头!我曾做过统计,短短半个世纪里,老舍先生笔下的北京小吃品种竟然消失了60%以上。假如现在的春节庙会上,都有几样乃至几十样久违了的食品或者玩艺儿再现,肯定会给人们带来诸多惊喜。

  不过,传统丢失最厉害的,还是灯节。过去,正月初八是顺星节,有祭星的习俗,主角是灯,家里各处摆许多灯,名为“敬灯花”。正月十五元宵节是真正的灯节,主角是各式各样的灯笼。老舍先生曾这样描述过北京老年间的灯节:

  “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的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各形各色,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除了悬灯,广场上还放花合。在城隍庙里并且燃起火判,火舌由判官的泥像的口、耳、鼻、眼中伸吐出来。公园里放起天灯,像巨星似的飞到天空。男男女女都出来踏月、看灯、看焰火。”

  重现这样的辉煌,将多么有趣,当然,也多么困难,大概需要一个完整的行业来支撑。

  其实,春节活动的提升空间非常大。比如,增加群众性表演;把诗歌界、书法界、朗诵界的爱好者拉入志愿者行列,在庙会中献艺;组织高雅艺术专场表演;甚至于,还可以在京城的十里长街搞花车和艺术行进,请全国的有特色的民间艺人来耍龙灯、献艺、狂欢,邀请外国的艺术团队前来参加。巴黎和一些国家首都的中心大道上可以搞中华春节的艺术游行,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呢?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