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与春晚剧组“智斗”:剧组严防设“流动哨”——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媒体与春晚剧组“智斗”:剧组严防设“流动哨”
2010年02月05日 11:06 来源:辽宁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无论是演员还是记者,每一次来到央视春晚的现场都要面临不同的挑战,本报记者又一次来到北京报道春晚,穿梭在紧张、忙碌的现场,观察着真实、疲倦的后台,体会着明星大腕在上与不上间的悲欢。这就是春晚,无论你上过多少次,无论你来过多少次,每一年都要像新兵一样接受检阅。

  这是本报记者来到北京的第五天,五天的采访穿梭于中央电视台、明星居住的影视之家以及导演和剧组工作人员经常光顾的梅地亚中心,就是希望挖掘春晚的台前幕后新闻。今日本报独家推出“春晚现象解析图”,从不同角度挖掘春晚,解析春晚。

  春晚剧组严密防守

  每年的央视春晚,媒体与春晚剧组都要“智斗”,而虎年春晚则把这场“智斗”升级。去年9月,定下导演人选是金越时,媒体已经心中有数,虎年春晚必定是一块超级难啃的骨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做事方式,今年的春晚导演金越跟媒体关系有些紧张。果不其然,1月20日,央视2010年春晚办公室正式成立,这标志着央视春晚正式进入节目联排以及领导审查阶段。会上,总导演金越向副总编辑朱彤、文艺中心主任张晓海等台领导汇报春晚工作进展情况。除了介绍前段时间语言类节目四场审查情况,以及晚会进程外,总导演金越特别指出,今年各地媒体记者对春晚的关注程度高于往年,在虎年春晚已经结束的四场语言类节目审查中,每场都有记者进入现场,与观众一起看提前曝光的小品。 “更有甚者,有一场审查竟然有十几个记者同时进场,像这种情况,在以后的春晚彩排中必须杜绝!所以我们安排了由武警官兵坐在观众席上,统一着装,以此方便工作人员辨认出记者,只要没有穿武警制服的陌生人出现,一律请出演播厅。 ”金越说。

  防记者只为神秘感

  其实,2008年央视春晚节目单就曾提前曝光。除了在内部查找泄密者外,在彩排现场,央视还特别派出工作人员,见到“可疑人物”就上前盘问,一旦发现是记者立刻请出现场。

  两年之后,虎年春晚节目单的“多个版本”早已经曝光,虽然央视春晚剧组在严防死守方面做得已经很到位了,但是依然无法杜绝春晚节目的泄露。春晚剧组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导演告诉记者,很多工作人员和演职人员不遵守春晚的规定,擅自带记者入场,违背了采访要通报导演组批准的规定,导致节目单与部分节目内容外泄。所以,在2008年之后,加强对记者的防范成为央视春晚的一项重点工作,本报记者前日在春晚彩排现场看到,演播厅的前面和后台明显多安排了不少工作人员当“流动哨”,专门“对付”记者。

  春晚剧组为何会对“信息外泄”如此敏感,又是开会,又是重点提醒?主管央视春晚的央视副总编辑朱彤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就曾说:“春晚就像一个待嫁的大姑娘一样,她很害羞,不到最后一刻都不想让自己的盖头被掀开。春晚导演也是希望春晚能留给观众更多的神秘感,希望观众在年三十晚上会有更多的惊喜。 ”

  媒体各显其能只为采到独家新闻

  每年春晚彩排期间,要想进入到彩排现场,都是一件比登山还难的事,今年就更不用说了。有了金越的会上陈词,台里非常支持,保卫处更是尽职尽责。本报记者先是托朋友到门口来接,但是托了五六个朋友都没能成行。一位朋友说:“春晚期间想进中央台大门,要找领导批条子,之后保卫处处长签字。如果查出来带进去的是记者,将被处分和重罚。 ”担着这么大的风险,能进入到现场的记者就是“幸运儿”了。

  虽然通过正规渠道进入到央视春晚的道路已经被封死,但是驻扎在北京的各地记者还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女记者会装扮成舞蹈演员跟随歌舞团进入现场,有的男记者则会戴着安全帽、扛着木头佯装干活的民工溜进现场,还有人装扮成送盒饭的、打扫卫生的,有的时候,费了很大的劲进到彩排现场,结果因为一个举止、一个动作被发现,又会被立即请出现场。

  媒体关注还是因为春晚热度

  为什么经历那么多艰难险阻,媒体还是要从全国各地去北京采访央视春晚?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央视春晚的热度以及其关注人群的庞大。

  1983年,从第一届央视春晚的面纱被揭开,人们开始形成了在年三十晚上坐在电视机前看央视春晚的习惯,而这个习惯已经有了27年。到了今年央视春晚已经28岁了,它风华正茂,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备受瞩目。媒体的关注就是观众和读者的关注,如果有一天,媒体不再对央视春晚感兴趣,那可能也不是一件好事。

  本报记者大胆向朱彤提出建议,是否有更有效的方式让央视春晚剧组与媒体之间更好地沟通,改变这种近几年形成的“微妙”关系,例如,定期进行新闻通报,对此,朱彤也对本报记者的建议表示赞同。其实所有的这一切都说明一件事,那就是央视春晚在观众心目中的地位。

  春晚日记——

  考验记者的宝贵经历

  今年已经是我作为记者第九次跑央视春晚,对于一个报道春晚的老记者来说,春晚不是噩梦,但也绝对不是什么美梦。昨日下午,在梅地亚大堂等一个春晚剧组的朋友,因为太累,就在大堂沙发上睡着了,不知什么时候被人推醒。原来是酒店的服务员,他说:“小姐,不好意思,因为我们要挪沙发,麻烦您让一下。 ”这只不过是春晚采访过程中遇到的一个小插曲,虽然当时心里的感觉有点冰凉,但这个小插曲可以说只是一个开始,因为接下来不可预测的事情还会接连不断。还就是春晚——无论你是谁,无论你有多少次采访经历,都要面临新的问题、新的挑战。但是毫无疑问,采访春晚是考验记者的宝贵经历。

  本报记者 肖 杨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