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张学良用5个月的时间向华裔史学家唐德刚先生讲述了自己的一生。这段口述历史整理后有7万多字,而在这7万多字中,关于中东路事件仅仅139个字。
这个张学良不愿多谈的事件,不仅仅是苏方胜利、中方失败这样简单的结果,也不仅仅是造成中国“雄鸡”版图上的“鸡冠”——黑瞎子岛被占近80年之久。它的发生给张学良留下了太多的遗患,以致在一段时期内深刻地影响着张学良的政治判断和决策。
中东路一战把张学良打怯了
主政东北后,未及而立之年的张学良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内接连干了几件大事。世人一次又一次地将目光聚焦在这位年轻的少帅身上,此时的张学良可谓志得意满。
而这一时期,北伐战争刚结束不久,民族情绪日益高涨,南京国民政府倡导的“革命外交”也进行得如火如荼。在世人关注的目光中,年轻气盛的张学良“很想施展一下子”,“要想把东北的地位提高”,他把这一目标定在了让他时刻感到不舒服的中东路上。此时,他听到了这样的传言:苏联(为读者阅读方便,本文中前苏联仍称苏联)有大饥荒,人民奄奄待毙,对于苏维埃政权极度不满;欧美各国对于苏联也有仇恨,中国若能趁这个机会将中东路主权一举收回,不单苏联此刻无力进行反抗,就是世界列强也必双手高举,赞成中国的行动。有了这张所谓的底牌,张学良信心十足,开始着手于解决中东路问题。
张学良采取的策略是先礼后兵,在同苏联进行了数次谈判不见效果后,他决定“吓唬一下苏联”,向斯大林和苏联红军发出挑战。
在当时的中国,东北军确是一支实力很强的队伍,其装备在国内堪称翘楚,张学良对此也颇为自信。所以当蒋介石提议必要时可以出兵协助东北军时,张学良婉拒。他在答记者问时说:“对俄战事,兵力充足,无劳中央军必要,但望在军火弹药上予以接济。 ”这其中固然有张学良不想让中央军趁机进入东北的原因,但从中也可以看出张学良对东北军的实力是相当自信的。
战争初期,张学良满以为可以顺利地从苏联手中夺回中东铁路。但在大规模武装冲突爆发后,东北军却连连失利,节节败退。信心满满的张学良在5个月的坚守后,不得不在12月20日,一个冰天雪地的日子里与苏联签订了《伯力协定》,收回中东路权益的美好愿望招致了战败的耻辱,这样的滋味让张学良感觉挺难受。
中东路事件是张学良执掌东北政权后第一次大的对外军事行动。战争的惨败无异于给意气风发的张学良当头一棒。此番受挫,是张学良主政东北以来遭受到的最沉重的打击,而这种挫败感一直延续到“九一八”事变。
因为有了中东路事件,面对突如其来的“九一八”,张学良不敢再贸然行事了。在他看来,中东路事件中,苏联是被动的,准备不充分,而东北军是做了充分准备的,东北军尚且失败;“九一八”事变是日本蓄谋已久的,早已作好充分准备,东北军孤军奋战,取胜又谈何容易?同时,张学良心中还有这样一个顺理成章的比较:1904年的日俄战争,俄国战败,其强大的太平洋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几乎全部被歼。日苏相比,日军战力明显强于苏联,那么,东北军与苏军作战都打不过,更何况要面对比苏联更加强硬的日本人了。所以,“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汹涌而来的日军,张学良担心东北军孤军作战,做出“无谓的牺牲”,因而提出了“全国抗战论”。诚如他所言:“日人图谋东北由来已久,这次挑衅的举动,来势很大,可能再兴起大的战争。我们军人的天职,守土有责,本应和他们一拼,不过日军不仅一个联队,他全国的兵力可以源源而来,绝非我一个人及东北一隅之力所能应付。……我们是主张抗战的,但须全国抗战;如能全国抗战,东北军在最前线作战,是义不容辞的。 ”
没打先有怯敌之心,不能不说与当年中东路的惨败有直接的关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