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墓”调查:彭山认定金字招牌不在乎质疑(5)——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刘备墓”调查:彭山认定金字招牌不在乎质疑(5)
2010年01月29日 03:07 来源: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村书记:“你想一想他上万一个平方的房屋,皇陵什么灵气?”

  郭平告诉我们,有家新的地产开发商,正是冲着皇陵风水好的说法来的。

  局长:“当发现这块风水宝地的时候呢,他就是通过航拍看到了刘备墓。”

  对于依托皇陵开发房地产,莲花坝村村支部书记刘继和说,他也抱着很大的期待。

  “就是应该他利用它的这种灵气,什么灵气,刘备的威望,名声。”

  按照刘继和的设想,可以先吸引开发商来,随后再借助于开发商的力量进一步开发旅游,发展第三产业。

  记者:“那这几个房地产商他们对开发皇陵目前有兴趣吗?谈过吗?”

  刘继和:“现在还没有,因为,目前我们这种科学依据和社会舆论还没到这步,因为真正社会舆论和科学技术认定它是刘备墓过后,他们会把他们的钱拿出来的,他们有经济价值,凡是你知道,做生意的人他希望回收的。”

  作为知名度最高的历史文化名人之一,刘备墓一旦能够被确定,到底能不能给彭山县带来一个旅游金矿呢?采访中我们发现,近段时间,刘备墓的话题虽然炒得很热,但是这座传说中的刘备墓却很冷清,采访的几天时间里,除了几家媒体记者,并没有遇到多少人来参观。

  记者:“没有人来旅游吗?”

  “没人。”

  “没有,没啥变化。也没见人来,就是清明节,有村民去上坟。”

  这位日本老人,是我们遇到的唯一的参观者。

  日本人:“没有路标,一般的话找不到这地方。”

  “他开始问我有没有什么标志,走过来就能看到,结果什么都没有?”

  记者:“有些遗憾是吧?”

  日本人:“对对。刘备这么有名的人的墓嘛,是不是。”

  2月24日,距离征集令发出已经有近一周的时间,彭山县文管所仍然没有征集到任何有用的考证材料。

  记者:“到目前为止,你能够对这个墓的主人,有一个初步的判断吗?”

  所长:“这个判断不出来。”

  记者:“完全判断不出来。”

  所长:“完全判断不出来。”

  记者:“目前找到的这些证据,不足以能证明一些东西吗?”

  所长:“只能说它是一个皇坟,一个大型的墓葬,这样它是。”

  我们看到,村民们多日来寻宝未得,不少人已经失去了最初的热情,几位为了寻找宝贝从外地赶回来的村民告诉记者,他们计划春节后继续回去打工。

  记者:“没听说有谁找到证据,找到古物的?”

  农民:“没有,没有谁。”

  记者:“都没找着?”

  农民:“都没找到。那是现在是很不现实的。”

  村民:“那个太遥远了,我们还是拿不出具体的证据出来,还是有点太遥远了。”

  书记:“是就是,实事求是,不是就不是,你炒作是没用的,你是肥皂泡嘛。”

  专家:“以一种很粗暴的方式,来吃老祖宗的饭。为什么叫粗暴呢?根本没有说对这种东西的认同,或者说对历史、对文化的一种敬畏,而仅仅一看到这个东西以后,就好象看到肥肉一样,大家一块扑上去,那么拼命地吃,拼命地咬,拼命地夺。”

  抢名人早有先例,襄樊和南阳争夺的是诸葛亮,两个城市各自寻找对自己有利的历史证据,打了多年的口水仗。四川江油和湖北安陆也因为争夺大诗人李白,双双扭打到了国家工商总局。从炎帝到老子、孙子,从司马迁、董仲舒到王安石、袁崇焕故里,甚至是故事传说里的梁山伯与祝英台,都不乏争夺者。马光远认为,利用本地资源优势、文化优势发展经济,初衷本身没有错,但是不少地方的发展思路已经出现了偏差。

  专家:“没有去扎实的、很认真的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做一个长远的规划,做一些有利的事,那么仅仅是抓住一个热点,抓住一个题材去进行炒作。”

  在多位历史名人的归属尚待科学论证时,不少地方政府纷纷为“历史大餐”的商业价值进行估量,甚至大兴土木搞开发。在马光远看来,这样的投入,未必就能变成真金白银的旅游收入。专家:“我认为没有多少经济效益。因为这个热毕竟你是炒作一时,就跟上市公司的题材一样,题材股一样,你炒作这个题材完了以后,股价暴跌,没有说什么多大的持续性。”

  半小时观察:别让文化成为经济的垫脚石

  很多地方至今奉行着一条金科玉律,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如果照着字面上去理解,这种说法会带来什么结果,其结果就是经济成了舞台中心神采飞扬的主角,文化成了舞台下看不见的垫脚石。用历史文化产品来带动一方经济,这在世界各国都是通行的做法,谁也不会放着这块金字招牌不用。像日本甚至有地方政府找到电视台,请人拍摄当地历史题材的电视剧,达到宣传地方文化,拉动旅游经济的目的。几年前热播的电视剧《大长今》也把很多中国电视观众吸引到了韩国旅游。但他们在这些策划中并没有把历史文化当作垫脚石,相反只有尊重历史、尊重文化、尊重古人,才能让这些文化产品真正焕发出夺目的光彩。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是我们的幸运,能否用好这笔财富不但需要我们的智慧,更需要一个良好的心态。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