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孔子》之后,我不敢说它有多么震撼(特别是大场面的动画部分让人一眼就看出来了,有出戏的感觉),但心中有种温暖而持久的感动。它来源于故事的选择和演绎,也因为发哥的表演无懈可击。特别是电影后半部周游列国的部分,有一种撞击人心的力量。
在接受我采访时,胡玫透露,她本人真正触摸到孔子,是从他被鲁公疏远,负气出走开始的。她设计了一场雨戏,让我们找到理解孔子的途径:孔子是一名“失败者”!那种深深的挫败感是能够产生共鸣的。谁还能像孔子那么失败:颠沛流离,有家不能回,忍冻挨饿,遭人讥讽驱逐,无人赏识,希望渺茫,悲愤交加,还要接受爱徒惨死的打击,惶惶如丧家之犬。搁在当下,谁会如七十二贤徒那样追随这么一个人?那些未来彪炳史册的故事不是一句笑话吗!
此时孔夫子由神变成了人。
——摘自杨澜博客《孔子是个“失败者”》
-胡导演太轻率了,一场雨戏就决定孔子是“失败者”。这对中国文化巨人孔子是不负责任的结论,有损孔子的光辉形象,并给中外观众造成不可避免的误解。
如果孔子真的是失败者,他的思想和哲学能存活2500多年吗?孔子能作为世界三大圣人之一照耀全球吗?我想绝大数人会斩钉截铁、毫不犹豫地告诉杨澜:孔子不是失败者,而是成功的教育家和伟大的改革家。
孔子的伟大其实不仅只在他的思想,而更在于他的务实。正是孔子的务实,才让他的光辉形象一直活在中国人民心中,并照耀着整个世界。
——摘自孔健(孔子第75代直系子孙)博客《回应杨澜:孔子是成功的教育家和伟大的改革家》
孔子(前551—前479):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名丘,字仲尼。
先世为宋国贵族,3岁丧父,家道中落。自幼喜好祭祀礼仪,长大善于射箭御车。孔子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子,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30岁时,孔子已博学多才,成为当地较有名气的学者,并在鲁国收徒授业,开创私人办学之先河。35岁时,因鲁国内乱奔齐,受齐景公赏识。不久返鲁,继续钻研学问,培养弟子。
51岁时,任鲁国中都宰,52岁时被提升为鲁国司空、大司寇。同年,受季孙氏委托,摄行相事,随鲁定公与齐侯相会于夹谷,使定公免遭劫持,迫使齐国归还侵占的鲁国三城。54岁时,为消除家臣叛乱的据点并削弱卿大夫实力,孔子提出“隳三都”主张,但受到孟孙氏家臣抵制不得已半途而废。后鲁国君臣沉迷于齐国馈送的女乐,孔子大失所望,于是弃官离鲁,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孔子曾到卫、陈、曹、宋、郑、蔡、楚等国,历经14年,提出了很多政治见解,但终未得到重用。
公元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孔子返鲁,集中精力从事教育和文献整理工作,并曾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公元前479年(鲁哀公十六年),73岁的孔子逝世。
孔子的思想以“仁”为核心,并提倡圣人君子之道。他重视个人修为。孔子是最具有关注公众精神的人物。孔子提倡每个人都要尽可能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以使自己在生活中的每一个行为都符合礼法。孔子为中国人树立了理想的做人标准:彬彬有礼、大公无私、严于律己。这也是他所说的“君子”。
随着《孔子》的上映,《孔子》剧组也继续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推广宣传。导演胡玫,主演周润发、周迅等更是一站不落地参与宣传。在此过程中,剧组制造话题的能力充分体现。比如周润发的宣传被人认为“雷人”,从而广泛流传,如北京首映下跪称“演孔子是因为我不懂”,上海首映指责记者“看《孔子》不哭就不是人 ”,在广州首映说看过《孔子》会感动的主持人“那你还算是个人”。
然而,票房飘红的同时,观众对电影《孔子》的不同评价日增,这也引发了社会对孔子其人新一波的思索。
而胡玫,又是怎么想的呢?
“《孔子》和《阿凡达》不一样”
与在全球吸金超过16亿美元、在中国狂卷近6亿元人民币的《阿凡达》不同,《孔子》是在争议声中上映的。此前,《阿凡达》2D版影片全部撤下被广泛认为是中影集团为《孔子》腾出片场空间。而纵观各大影院对《孔子》一边倒的排片安排,这一声浪似乎寻找到了证据。
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张宏森对此表示:“不存在强制下线。电影院永远会给新片更多空间。新片陆续上映后,上座率并不高的《阿凡达》2D版的场次肯定会减少甚至下线,这是市场自然淘汰行为。”这样一来,没有了2D版本的《阿凡达》和没有3D版本的《孔子》,恰好在不同的战场上一较高下。只是结论还要过一段时间才能得出。
不过,《阿凡达》带来的压力是显而易见的。亲身体验了早晨去买票却只能买到晚场票的胡玫坦然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忐忑:“从影几十年来,这是第一次不够淡然。可能是因为我们拍的孔子是圣者,也可能是因为《阿凡达》来了。”看完电影之后,胡玫将两部影片进行了比较,“我非常喜欢《阿凡达》,但我觉得这是两回事。”
实际上,影院更看好《阿凡达》的经济效益。如以UME国际影城(华星店)1月23日的排片看,《阿凡达》IMAX3D版占据了从早到晚6个时段,数字3D版则从早晨7:40一直排到次日凌晨1点的14个时段。而《孔子》只排了从早上8:20到23:20的12个时段。
显然,票房压力始终存在。相对其熟悉的电视剧领域,胡玫表示:“电影观众我完全陌生。票房能不能够取得一个好的成绩,确实很难说。”对这个难说的理由,胡玫表示是由于文化积累的原因,主要难度在于影片需要的文化准备和文化背景。因此,“我们试图利用电影的语言把故事讲清楚,把人们带回到2500年前。”
但是也有网友在观看了《孔子》后表示:“我看不懂孔子是如何成为圣人的。对于他‘周游’期间究竟做出了何等贡献,从影片的情节来看,至少是看不出来的。 ”他认为:“国产片追求史诗化、有内涵,这是好的。不过史诗是要花钱的,不是孔子说了几句流传千年的话就算史诗了。《孔子》的战争场面一律近景特写加特效,一看就很糊弄,倒不如把钱花在重现当时人的生活场景方面。”
心目中的孔子
都说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孔子也是如此。胡玫表示,正如此前广泛宣称的《孔子》剧本有33稿一样,每一稿都在综合更多人的看法。
对胡玫来说,孔子是高山仰止的。“5年前,我就想拍《孔子》了。但是看了一些文献后,我感觉无法操作。他太博大精深了,简直是无所不通。他的学说、理论,浸透在每一个有华人的地方。”
她对孔子充满了尊敬。“他不是一个空谈家、说客,他有政治抱负,有他的大同理想,有他的仁和礼仪,有和谐社会的这种理念。只是由于当时社会状态致使他不可能在2500年前实现自己的理念。而他所有的思想都在此后十几年的漂泊中教给了学生。”
同样存在于大众心目中对孔子的尊敬,使得《孔子》剧组遭遇了挑战:“一个历史学家跟我说,孔子你不能拍,拍了我就要抡板砖。”此前更广为人知的是上海电视大学文学与艺术系主任鲍鹏山对《孔子》的质疑,如孔子不能直呼弟子的字,南子并未被谋杀,子路不能说于丹的话等等。
胡玫透露,此前的剧本都是对孔子全景式的追溯,直到“第17稿的时候,才确定从51岁出任鲁国中都宰这一点切入。”她认为,这是最能突出孔子的一段历史。但为了让孔子更好地为观众所接受,胡玫还是尽量让孔子从“神坛上走下来”,成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孔子》上映后,诸多对影片的评价中尤为突出的一点是 “子见南子”这一段戏处理得过于暧昧。有评论人士认为,这背离了历史,甚至对孔子有不敬。但胡玫强调:“我还不敢太离开这个人物的本性去塑造这个人物。我不可能把孔子变成一个潜在的风流才子。”对孔子,“我们没有一点僭越之心。这段戏充满了对孔子的崇敬。”她解释,按史书记载,孔子见了南子后,子路质问孔子为何呆了这么长时间,孔子被迫发誓“天验之”方才过关。于是,这才有了发挥的空间,实际上,这种推理从《史记》等作品中也可以推理出来。
胡玫从女性的角度解释了孔子:“在我的创作当中,是把孔子理想化了,就是说孔子是我理想当中的一个男人。”
是艺术较量还是文化战争
此前,有评论称,《孔子》和《阿凡达》票房的正面较量实际上已经上升到国家文化实力的层次了,成为“文化战争”,未免有些夸大其辞。事实确实是存在的:《卧虎藏龙》在奥斯卡一鸣惊人后,《英雄》、《夜宴》、《十面埋伏》和《满城尽带黄金甲》等中国电影在利用中国元素和东方的哲学理念冲击奥斯卡的路上一次次铩羽而归;但《孔子》票房不敌《阿凡达》,似不能片面以此论断文化软实力高低。《孔子》作为一部影片自身水平的高低,才是她能否击退《阿凡达》的关键。
胡玫认为,她首先是因为想由中国人来拍孔子。“很多消息说有美国人、日本人、韩国人在策划要拍孔子。但我们应该把孔子这样一个伟大的中国人的文化解释权,放在我们自己手里。”而这个文化解释权,便是胡玫此前宣传中也孜孜不倦提到的“人性的光辉”。张宏森认为:“中国电影人还是需要学习一点简单的和对人性的认定,对天赋人性和天赋人权有一种美好的求证。”
胡玫认为:“孔子是我们精神的家园,是我们中华民族2500年以来一直延续到今天的文化传统。他是我们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人物。”因此,“百年来第一次搬上银幕”,是必须的。
这种典型的爱国主义情怀也受到了观众的认可。网友“海吻合天”认为:“作为技术和科幻电影的爱好者,《阿凡达》必看。作为中华文化生养的一份子,《孔子》也会看。花几十元钱,让内心平衡。”
在1月19日的“《阿凡达》启示与思考”座谈会上,中国传媒大学赵宁宇教授做了一个大胆的预言:“《阿凡达》将成为一个重大的分水岭。”此前,张宏森在一次新闻通气会上提到,“我们一定要诚心学习《阿凡达》的电影技术和营销理念,对于《阿凡达》这样的超级大片,我们不会害怕,更不会恐惧,而是欢迎竞争。我们相信随着电影产业的飞速发展,早晚会有中国的卡梅隆出现。”
(感谢《杨澜访谈录》节目组为本文采访提供的帮助)
吴 前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