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凡达》的非娱乐意义——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阿凡达》的非娱乐意义
2010年01月11日 09:19 来源:扬子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黄舒骏在他著名的《改变1995》里唱道:铁达尼(我们叫“泰坦尼克”)骗了全世界的眼泪。现在,《泰坦尼克号》的导演卡梅隆又倒腾出一个可能会“骗”了全世界票房的电影——《阿凡达》。

  说是“骗”,但其实哪怕是真正的骗术,在没有被揭穿之前,“受骗者”可都是心甘情愿的——可以媲美春运买票的购票人群告诉我们,哪怕是真是被这部大片骗去了钞票,大部分人也都是甘之若饴。更何况,据很多群众和网友们说,看了值,没有上当。

  一个影片到了这样的地步,难免会引来思考者,正如杰出的文学作品后面总跟着一群想借此成名的批评家一样。其实一部大片,特别是这种开创真人3D电影时代的视觉大片,最重要的功能应该就是纯娱乐而不是教育,想想看,一个处处是“内涵”、“思想”、“教育意义”的世界,是多么的无趣。

  好吧,有人说,文化产品当然要有教育意义。行,我也同意。那么这部《阿凡达》告诉我们的就应该是这样一个道理:在现代全球的竞争中,美国人的文化或者说是价值观,仍然是绝对的主导。

  在去年最后一篇总结2009的时评文章《2009年度之问:你替谁说话》中提到,现在国家之间的竞争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而转向更为深刻的文化核心竞争,价值观输出的战争。这部电影其实就在告诉我们,在这场战争中,美国人又领先了我们一步。

  10年前的好莱坞大片《独立日》中老美领导地球人抵抗外星侵略,今天的《阿凡达》中我们去侵略了外星人,美国人玩了一个360度的逆转,而全世界都几乎不明所以地跟着去赞叹这种逆转:这,就是文化输出的惊人魔力。想想这几年屡屡被提及的“为什么圣诞节在中国这么火爆”的话题,答案很简单,在大部分普通人的心目中,西方文化是一个富裕文明的文化,这样的文化,谁都想去套近乎。所以要想“光大国学”,请几个爱好者穿几件汉服,让小学生摇头晃脑读几句论语,完全没有作用——请先让我们的民族富裕文明起来吧。实在要说《阿凡达》的“教育意义”,就在这里。

  一部《阿凡达》,引起文化方面的批评是好事,但是请批评者务必保持谦虚。因为我们没有这样的作品去感染世界。再重温一下《南方人物周刊》的年末献词吧——我们向全世界输出了大量基于廉价劳动力的廉价产品……我们有没有输出鼓舞世人、激励人心的价值观?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