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陷入利益泥淖的曹操墓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北京日报:陷入利益泥淖的曹操墓
2010年01月08日 09:21 来源:北京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岁末年初,围绕发现“曹操墓”的口水战一直没有平息。有些当事的专家学者颇不耐烦,要求外行公众不要说三道四。的确,对于考古的一些专业问题,公众确实缺乏足够的知识,然而大家心知肚明的一点是,这绝不是纯粹“象牙塔”里的学术之争,很多专家立足的脚下是一片利益的泥淖。所以,虽然很多人听不太懂专家们嘴里说的话,但是对他们脚下的处境却是看得真真切切,因此不免呼喊几声让他们多加小心,实在也是人之常情。

  这个世界存在利益的谋求,原本是一件最正常不过的事情。在市场经济社会里,文化早已成为一种产业,因此,“周老虎”的真假绝不仅事关野外华南虎的有无,更事关“镇坪腊肉”的销路,而“李白故里”的确认也绝不仅事关李白的档案,更与将要带来的旅游收入有关。因此,作为千古之谜为人津津乐道的“曹操墓”,今日浮现出来,必将成为一块利益的“馅饼”,也是无可回避。

  谋求利益并不可怕,“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也不失为求发展的一个好办法。然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个道就是“诚信”。在类似事件中,原本两袖清风“坐冷板凳”的专家学者纷纷被奉为“座上宾”,也不全是坏事儿,至少说明了文化本身的巨大价值。然而,在利益的诱惑面前,专家学者是否还能坚守学术的良心,是否还能坚持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就成了问题的关键。

  对于此次公布的西高穴“曹操墓”,公众质疑之声不断,在很大程度上是近年来学术腐败泛起、专家公信力下降的结果。人们看惯了在各种利益的攻势面前,某些专家的学术操守丢盔卸甲,乃至斯文扫地的怪现状,对于背后蕴含巨大经济利益的“曹操墓”鉴定抱有高度警惕,原本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严肃的科学工作者更应该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一下子就把话说满说死,面对质疑天然抗拒甚至反唇相讥,首先就暴露了自己的心浮气躁,在态度上不够科学。

  其实我们可以理解,在各种利益缠绕纠结的大泥淖里,专家学者们也背负了巨大的压力。世人皆浊,则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则哺其糠而啜其醨,有时也是借以自保的方法。然而我们的专家学者必须明白,坚持科学态度、保持学术良知,不但是为了维护公共的利益,更是为了维护自己存在的价值。一味随波逐流,甚至借机牟利,最先失去的必然是自己存在的理由。

  在利益诱惑面前,强调专家的学术良知是必要的,然而还并不足够。严肃学术纪律、完善法治环境,更是不二的治本之道。当专家学者的意见影响到公共利益的时候,他们必须为自己的言行负起职业上、法律上的责任。这不但是创造清明学术环境的需要,也是建设法治社会的要求。

  我们这里所说的一切,针对的绝不仅仅是一个“曹操墓”。现代知识社会里,学术与各种利益的纠结日渐复杂,“曹操墓”鉴定面临的处境不过是其中一个典型的缩影。

  洪良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