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朴初称弘一法师为“无尽奇珍供世眼,一轮圆月耀天心”
解说:大师当年的手迹,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如今仍陈列于福建泉州开元寺中,他还在给朋友的信中说:时事未平静前,仍居厦门,尚值变乱,愿以身殉,他将自己的居室改名为“殉教堂”。
解说:这是我们今天常见的弘一大师的照片,在这张照片背后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陈星:他跟夏丐尊要告别,夏丐尊请他到照相馆去拍一张照片做个留念,然后他到照相馆拍照,这个时候附近还在轰炸,而他拍出来的那个形象,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经常看到的所谓的标准照,很慈祥,带着一丝微笑。
解说:此等风光和定力,让夏丐尊佩服得五体投地,只是弘一大师的须发已比从前白了许多,照片中的大师只有57岁,却比一般人显得尤为苍老,执著的性格和悲悯的情怀,在一点点耗费着他的心力。1942年10月13日,他随意地写在一张用过的纸上,写下“悲欣交集,见观经”,成为绝笔。
陈星:其实李叔同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他早就想到,别人后世可能会对他这个四个字,有误解,所以说你们在仔细观察的时候就知道,悲欣交集四个字体的旁边有三个字,叫见观经,也就是说提醒后人,你们在理解这四个字的时候,要根据佛经上的意义去理解。
解说:三天后,弘一大师沐浴更衣完毕,在念佛声中保持吉祥卧姿,安详圆寂,留下舍利子500多颗,可惜的是,他没能亲眼见到三年后抗战胜利的那一天。
马鼎盛:在李叔同出家的众多揣测中,丰子恺的解释较为中肯;他说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有的人做人认真,满足了“物质欲”还不够,满足了“精神欲”还不够,还必须去探求人生的究竟。20世纪的中国佛教界,有四位大师同放光辉,他们是虚云、弘一、太虚和印光,弘一大师的佛学思想体系,是以华严为镜,四分律为行,导归净土为果的。曾著有《华严集联三百》、《四分律比丘戎相表记》、《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篇》等名著,最终成为南山律宗第十一代宗师。大师虽以持律闻名,但笃志念佛。晚年时神采气力渐衰,自知将要往生,因而尽力弘法,时常劝人听时钟念佛。他先后在厦门、漳州、安海、泉州、惠安、永春等地城乡开展讲经活动,并且关心佛教教育,在泉州开元寺尊胜院倡办南山佛学苑。作为浊世佳公子,李叔同品尝过锦衣玉食,荣华富贵;作为中国近代艺术的先驱,李叔同又享受过中外闻名、倍受推崇的荣耀,但他毅然诀然地从十丈红尘中抽身,三袭衲衣,一肩梵典,埋名遁世于丛林山谷,义无反顾度过了24年的兰若岁月,最终修得正果。从声名显赫到寂寞孤独,从荣华富贵到一贫如洗,这样巨大落差的考验,真是大彻、大悟、大智、大勇。赵朴初评价他,“无尽奇珍供世眼,一轮圆月耀天心”。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