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提问:“你以反叛著称,还被很多人寄希望成为当代鲁迅,你觉得成为鲁迅的现代复刻版有意义吗?”韩寒说:“感谢他们的厚爱。但是我个人并不很喜欢鲁迅。”(《中国新闻周刊》1月5日)
这是一个尴尬的话题,也是许多人不愿意听到的声音。我们知道,先是去年10月底韩寒被媒体定位为“公民”,再是11月初登上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被称为“中国文坛的坏小子”,知名专栏作家梁文道更是评价其“再写几年他就是另一个鲁迅,他只是少些鲁迅身上的深沉和悲剧感”。在“我个人并不很喜欢鲁迅”的话语中,公众的期待和评价还有立足之地吗?
尽管韩寒被认为是“最好的杂文家”,是“最有争议的80后知识分子”,是“中国最有文化的司机”,是“公民韩寒”,是“‘杀手’韩寒 ”,是博客上的明星,是话题炒作的高手……诸如此类,不一而足,但是,在“我个人并不很喜欢鲁迅”的自我表达之下,评价的立足点似乎正在无形消解。最起码,韩寒没有像一些人期待的那样“前进”,成为“鲁迅”,而是发出了“我个人并不很喜欢鲁迅”的声音。
对社会来说,这或许是一种尴尬,但也未尝不是一种清醒,因为作为个体,韩寒还有足够的理性来面对社会的评价,而不是一味地迎合社会的期待。假如韩寒真的成为了公众期待中的“鲁迅”,或者向这种期待默默靠拢和努力,在笔者看来,这与其说是社会的美好愿望,不如说是社会的一个幽雅的“圈套 ”。
在韩寒发出“我个人并不很喜欢鲁迅”声音的同时,他还说出了一个常识:(关心公共事件和社会)是一个作者生来必须承担的职责。没有这个,你根本不能算是一个作家,我只是在向成为一个作家的道路上尽职尽力。相比之下,这种回答或能解释韩寒说出“我个人并不很喜欢鲁迅”话语的动机,也能说明韩寒之所以成为韩寒的根本原因所在。
事实上,就笔者的看法,韩寒能否成为鲁迅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履行一个作家的职责和责任。“我们这一代人终将关心这个社会,并改变这个社会,只是现在,很多人无能为力,而且被现实压迫,既没有发言的途径,也没有行为的观众。他们没有必要现在表现出来,但他们终将会”的声音表达,在笔者看来,就是最好的诠释。这与韩寒能否成为鲁迅的关系似乎不大。
胡适先生有一段话把责任意识说得很通俗形象:“你种谷子,便有人充饥;你种树,便有人砍柴,便有人乘凉;你拆烂污,便有人遭瘟;你放野火,便有人烧死;你种瓜便得瓜,种豆便得豆,种荆棘便得荆棘。”鲁迅先生在上世纪30年代,也严厉批评过那种自比鸟和花,爱怎么唱就怎么唱、爱怎么开就怎么开而不管读者是否高兴和上当的作家。今天,充盈着责任感的作家已经变得像白鸦一样罕见,他们不但无法在读者中点燃灯火,更没有能力吸引新读者,反而跟在过去积聚下来的读者后面,摇旗子,凑热闹。也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才导致“韩寒是下一个鲁迅”的声音有了传播的空间和张扬的土壤。其实,这既可以说是对韩寒的褒扬,也可以认为是对其他犬儒化生存的作家的无声鞭笞。
明白了这点,笔者以为,韩寒的“我个人并不很喜欢鲁迅”的话语既是一种抗拒,也是一种理性姿态的显现。也就是说,没有在社会和公众的欢呼声中迷失本性和丧失自我。这一点,难能可贵。
朱四倍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