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凡达》 震撼无语之后的绝望——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阿凡达》 震撼无语之后的绝望
2010年01月06日 08:28 来源:新京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看完《阿凡达》从影院走出来,一度无语。不是无话可说,而是不知从何说起。就像望着影片中那漂浮云端的神山,内心里对这部电影只有深深的敬畏。用宁财神的话说,跟他一起去看电影的几个导演、制片人都被震傻了。

  准确地说,这是一部让人感到绝望的影片。《阿凡达》一横空出世,国内电影人恐怕再也不敢提什么赶超好莱坞了,谁提谁注定要成为笑话。一想到这里,不能不对国内导演们表示深切的同情。

  固然有很多地方可以表明国产电影的差距所在,比如资金和技术就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可话说回来,这些理由其实经不起推敲。就算给张艺谋这么多钱,甚至把整个技术团队都请过来,我敢打赌他也拍不出《阿凡达》。因为影片中那个完全凭借虚构创造出来的潘多拉星球,也是我们所力不能逮的。缺乏想象力,这也已经是国产电影的通病了。

  更要命的是,我突然领悟到自己向来所认为的好莱坞影片的一大硬伤,原来并不存在———至少没有想象的严重。近些年来,好莱坞大片似乎越来越注重视觉特效,从而忽视了对精神内涵的追求。表面来看,《阿凡达》也是如此。虽然这部电影完整地讲述了一段关于星球殖民(有人说这是“暴力拆迁”)的故事,但导演并不在乎怎么才能把故事演绎得曲折动人、荡气回肠;相反地,如何通过电影语言把故事整得更好看刺激,才是影片的重点所在。

  我一度认为,这表明好莱坞大片放弃了对精神表达的追求,因此难免走入审美的困境。看了《阿凡达》后,我发现自己错得离谱。实际上,这并非好莱坞大导演们丧失崇高意识,而是人家不想玩深沉了。说得更明白一点,咱们自以为崇高的东西,在人家那里不过常识而已。所谓正义战胜邪恶,所谓自由高于一切,也就不再值得好莱坞导演像以往那样隆重地进行表述。指责好莱坞大片追求视觉至上、漠视思想内涵,更多是一种误读。

  这样的话,国内导演实际上陷入了双重困境之中。拼资金和技术,咱们不能不自叹不如,可要和人家比拼思想的境界,对方压根已经不玩这个了。这还不算最大的悲剧。更让人悲哀的是,咱们的导演玩不起像《阿凡达》这样的大片,却又不敢玩人家目为常识的思想。哪怕是装深沉,恐怕导演们还得为影片能否通过审查而焦灼不安。

  青年导演陆川看完《阿凡达》后感慨:“绝大部分有可能发言,有权利(注:应为“权力”)发言的我们,都自觉放弃了通往崇高的道路,而彻底拥抱了低俗。”这句话不失为国内电影人的一幅自画像。与此相应的事实,这几年国产电影除了走搞笑低俗路线外,甚至丧失了基本的复制(反映)现实的能力。赚得盆满钵满的《三枪拍案惊奇》,就是一例。第46届金马奖最佳影片揭晓后,小说家北村不禁为《不能没有你》所表达的“真实的力量”而落泪。可要知道,类似影片中的故事在当下可谓俯拾皆是,却为几乎所有的大陆导演所熟视无睹。

  李承鹏评论《阿凡达》说:“技术上中国电影落后五十年,人性上中国电影落后五千年。”这句话确实击中了国内电影人的要害。缺乏资金、技术或者想象力,严格来说都不是国产电影的软肋,躲避崇高才是国内电影人共同的致命伤。这样一想,即便对《阿凡达》可以无语,内心又怎能不隐隐作痛?

  □魏英杰(杭州 编辑)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