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网络文学@招安之年——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2009:网络文学@招安之年
2010年01月05日 15:13 来源:中华读书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2009:网络文学@招安之年

  没有革命,只见合流

  “网络很快把文字拖入一次性消费中,变成快餐……”陈村说。

  2009年,网络文学给人印象最深的三件事都与作协有关。

  先是年初中国作协公布新一期的会员名单,年轻的网络写手当年明月位列其中。

  紧接着3月份,湖北省作协决定,“在各大文学网站发表的文学作品中,获奖(网络奖)作品、精华帖或转载帖达30万字,开个人文学博客3年以上,写博字数在50万字以上,或连续担任文学版主3年以上”的网络作者可吸纳到作协中来。

  随后中国作协鲁迅文学院于7月份举办了首届“网络文学作者培训班”。唐家三少、任怨、秋远航、张小花等29名知名网络作家成为鲁迅文学院“网络文学作家培训班”首批学员。

  这三件事的背后,透露出主流写作对网络文学的招安之势,也显示出网络文学对主流文学的示好之意。无论我们说融合,还是招安,网络文学与主流文学的合流似乎成为一种趋势。

  文学在合流中转型

  网络培养了一代文学青年当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作家张抗抗以自己的亲身感受为网络文学“正名”。她认为,网络文学无论从创作能力、作品水平,还是从传播方式、社会影响力上讲,都有着其无可比拟的优势。中国网络文学已经成为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未来其在中国文学中的地位将进一步加强。

  中南大学教授欧阳友权认为,网络文学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经实实在在地走进了当今社会的文化视野,步入了时代文学的殿堂,与以文学期刊为阵地的传统文学、以出版营销为依托的图书市场文学,形成了三分天下的文学发展格局,在挑战传统与更新观念中悄然改写了文学惯例,加速了中国文学的转型。

  纸文学迅速萎缩

  一部文学作品如何判断其效益?答案是读者。网络文学的读者可以百万计,数量惊人。若以阅读量为判断标准,那么网络文学是“主流”。而所谓的传统文学,反而是“边缘”的。

  评论家白烨说,文学的写作者和读者之间、供和需已经发生了变化。其背后,传统文学的萎缩与网络文学的扩大又揭示了什么?当然,文学不能单靠阅读和点击率评析。白烨表示,过去主流评论界几乎没有对网络文学过多关注,但是从今年开始,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之间开始产生互动对话,评论界也开始介入网络文学,并对产生的现象和问题阐述剖析。

  “谁是文学的主流?”陕西网络文学委员会主任、中国散文网主编陈长吟打过一个形象的比喻:“文学若是一条长河,传统文学就是航空母舰,网络文学可比拟为新式武器;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分量不同。打个比喻,如果说传统文学是精心制作的大菜,网络文学则是快餐。因为它们诞生的过程差别太大,传统文学作家是蘸着心血在写作,一遍一遍修改,接近完善才付印成书。而网络文学作者是喝着咖啡在写作,快捷性、即时性、消费性的成分太多。”

  但陈长吟也认为,网络文学的影响力在日益强大:“我们常常说,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要提倡主旋律,要鼓舞人心,而网络文学最能及时发挥这种作用。”

  政府创造融合条件

  读书报记者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有关部门得悉,2009年正式出版的长篇小说约在3000部以上。这个数字较之去年的1500部左右,整整翻了一番。评论家白烨分析,长篇小说的数量激增,最为重要的因素是流布于网络间的类型化小说作品,经由文学网站与文学出版的强力合作,大量地转化为纸质作品走向图书市场,使得过去以严肃文学为主的长篇小说领域,添加了相当数量的类型小说,也令现在的长篇小说领域较之过去更加纷繁,也更加混沌了。

  “2009年是中国网络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年份,这一年,在官方、出版业、高校、文学网站和民间机构合力之下,网络写作与传统写作进入全面融合期,融合主要体现在政策上的大力扶持与创作上的频繁对话交流,以及产业上的创新拓展与进一步规范。两种写作之间出现最大公约数,即在对话的基础上相互有所认同,这无疑给网络文学的发展带来利好因素。”《长篇小说选刊》编辑部主任马季说。

  这一年,中国作协通过主办“网络文学十年盘点”和“网络作家培训班”,深度介入网络文学创作领域,同时开通了优秀网络作家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的管道;新闻出版总署在“数字化阅读”、“网络版权维护”和“网络作品版权输出”等方面采取有效管理、积极维护、鼓励发展的态度,给网络文学的产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未尝不是浮躁之年

  作家陈村耳闻目睹网络文学由最初的星星之火发展到燎原之势,心中五味陈杂。

  陈村本以为,围绕网络,总会有一群人结成不同的圈子和团体,默默坚持他们的信仰和趣味,写出不同于以往、风情各异的文学作品来。但是他的希望落空了。

  “网络很快把文字拖入一次性消费中,变成快餐……写作本是安静的事情,在网上写则容易浮躁。在商业网站介入以后,网络文学马上商业化,文学价值的判断标准由艺术变成了商业,衡量一位网络作家成就的尺度变成了点击率和能否转化为纸质出版,是否畅销,版税是否高。成名的网络作家马上放弃网络,向传统的文学杂志和图书出版‘投诚’,不在网络上首发作品。”他感叹道,截至目前,我们在网络上看到的东西还没能超越传统文学中的那些顶尖作品,对人的认识还是太浅薄。

  2009年,像盛大文学、中文在线和新浪网读书频道等正统网络文学媒体,加大了网络作家和网络作品的推广力度,无论在完善作家签约制度、在线阅读收费模式、网络作品出版代理机制方面,还是在开辟手机阅读、“反盗版”等新领域方面,均同相关机构、传统媒体进行广泛深入合作。

  “一个适应时代需求,多方共同推进,初步形成行业规范的网络文学创作、消费环境已经出现。值得一提的是,从本年度的发展态势来看,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不仅在创作理念上产生互补,随着传统作家作品上线数量的增加,具有网络特点的生产、消费机制将适用于更广泛范围,促使两者的融合趋向多渠道、全方位。”马季说。

  过于商业化使网络文学很着重点击量。陈长吟说,点击量并不能说明问题,点击量高并不能代表高的艺术水准。有些网络文学作者特别强调点击量,以此来证明自己作品的价值。实际上,网络中最能出现猎奇的、哗众取宠的、一窝蜂的现象。他举例说,自己的网文《越儿的身影》,被新浪网编辑改为“我与自杀女作家的一次握手”,又推荐到博客首页,一晚上就被阅读了一万次,但这只是个很普通的悼念文章而已。还有一些明星的博客,点击量达到百万次,其文章并没有多少知识含量和艺术水准。

  南京大学教授黄发有认为,网络文学中确实产生了许多有价值的东西,为找不到空间的作者开拓了自我表达的空间,但同时不应将这个新媒体的作用无限夸大。

  黄教授说,对网络文学目前的情况,需要保持清醒的认识,希望网络文学和网络作家不要成为没有根基的飘浮物,要永远保持鲜活的生命力,而网络文学面临的严峻考验是怎样不被时间所淹没,如果在这个较量中没有冲击力和持久力,就会直接被埋葬。

  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白描说,网络文学是一种新生的、充满朝气的文学新品种,借助现代信息传播手段,业已形成风云际会之势,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网络文学以雨后春草般的势头疯长起来,一些作品动辄点击千万次,甚至上亿次。网上火了,出版商迅速跟进,通过纸媒出版抢摊图书市场,印数往往让人瞠目结舌。你火你的,很多人仍然不买账:方便面式的快餐,有甚营养?登不得文学的正殿!而网络作家却在窃笑传统作家:你的书能印30万、50万么?

  “这种隔膜的存在是不正常的。因为彼此间有太多的误读和误解,太缺乏交流。传统作家和网络作家彼此之间把差异性看得过大、过重,却忽视了趋同或者近似的一面,这就是同在文学的旗帜下,彼此对艺术真谛的追求,对人类良知的追求,对大众认可的追求,对自身行为价值的追求,对生的现实的追诉和对梦的彼岸的渴念。我们都是或者应该都是文学理想的忠实信徒,这是所有行为的终极意义。”白描说,我们忽视或者淡薄了这一终极意义,因此缺乏相互走近、相互砥砺、相互温暖的意识。其实差异性也正代表了存在的意义,不必强求一律,在文学的生态园里,乔木、灌木、蕨类、苔藓,层层叠叠参参落落,各有自己的空间,互生互补成林,在一个审美需求多样化的世界,这样的构成是有它不可取代的意义的。

  -本报记者 舒晋瑜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