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偌大上海,冒一个周立波出来很正常,多他十个八个也不为过,要是真没有,那还就奇了怪了。 ”
2009年,周立波的“红”毋庸置疑,无数朋友问我要他在美琪大戏院的演出票,统统被我回绝:此乃我力所不逮,另请高明吧。
站在一个理性的角度,我对周立波既没有深仇大恨,也没有深厚热爱,只是觉得偌大上海,冒一个周立波出来很正常,多他十个八个也不为过,要是真没有,那还就奇了怪了。要说周立波为什么红,让我再一次用理性来判断,从历史传承来讲,南方曲艺的传播向来不比北方,上海出现了这么一个既有品味,又有一张刀子嘴能把阿拉心里厢说得出说不出的统统都说出来的中年男人,何况头势还那么清,那么有腔调,怎能不欢喜,怎能不捧上天?因此至今我还对做编辑时给同事小谢的文章改动的标题感到沾沾自喜:“风大雨大,没周立波大”。
周立波“大”到可以拒绝央视春晚的邀请,还被忠实拥趸称为“有骨气”。在商言商,周立波做足一方,坚守上海阵地的指导方针无疑是理性而聪明的选择,其实无论是北京还是江浙,他的这一条不烂之舌能一场笑翻多少观众,那一个在美琪跳到爆的笑声统计器还能发挥多大的作用,从我带给爸妈的 “笑侃三十年”原装正版DVD被他们“擦刮啦新”地嫌弃在家中积灰这一点来看,波波的心里确实没太大把握。不过,重视实利和有骨气地拒绝春晚邀约,拒绝向更广大市场敞开怀抱,这之间是否真的能画上等号,还请一些人能拿出周立波的理性态度来。这个问题,就像MADE IN CHINA的各类生活用品广泛热烈地行销海内外,倒不见得哪个商家“有骨气”地只坚定不移地为扩大内需做贡献,而拒绝将自家生产的锅碗瓢盆外销。
这或许是个两难。肯德基比麦当劳做得好的地方在于它更早地知道中国人喜欢吃鸡肉而不是牛肉,早餐爱喝粥而不是咖啡,要做大品牌,国际品牌,不仅要学会本土化,更要学会在不同地区做不同的本土化。周立波要去江浙,总要学上几句“小伢儿”;要上北京,不能光着个头势就说自己只喝咖啡。一旦串了味,大本营的上海人就会觉得不正,不是卢湾静安的腔势了,除非真的到了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见了外国人说外国话,周立波才能走得更宽阔。到时候想必很多人又会说波波有骨气地去了北方,只不过这个念想不知要等待上多久。
韩垒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