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阅读在日常生活中的比重在下降,但图书仍然是最重要的文化风向标,畅销书更是折射一时之风气。本期,通过点评这10年的畅销书,我们也就多少回顾了这10年的文化历程。而几位写书者、编书者、售书者、读书者更从不同的角度对我们讲述了他们和畅销书之间的故事。
写书者宋鸿兵:时势造英雄
宋鸿兵是一位颇有争议的作者。《货币战争》系列是一套颇有争议的图书。
宋鸿兵此前一直保持低调,很少接受采访。就在我们联系他的一周内,他忽而在北京,忽而在无锡,忽而又去了希腊,不知道他的这种神秘是不是也是图书宣传的策略之一。
从网络上可以查到他的大致经历:他毕业于东北大学自动控制系,1994年进入美国以培养外交官著名的“美利坚大学”留学,并取得硕士学位。毕业后在一家医疗健康公司,做信息安全方面的技术工作;又转到电信业从事类似工作,然后进入美国第二大按揭公司房地美。
到此为止,他和图书出版领域似乎是完全不搭界的。而正是在房地美,宋鸿兵进入了美国的金融行业,这也是《货币战争》系列的主要题材。
在回答我们的提问时,宋鸿兵说,很多人问我当初为什么写《货币战争》,写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会成为畅销书,其实很简单,在美国工作的时候,有机会接触到一些信息,而一直对财经很感兴趣的我,喜欢研究种种奥妙所在,忽然有一天,想通了,兴奋了一阵,决定写出来,就写了。
不过宋鸿兵并不是书的唯一作者,他在书上署的是编著者。他和一个团队一起合作。团队的人数并不固定,据说,团队人员包括了财经界的智库、政府的工作人员和华尔街第一线的操盘手,彼此并不经常见面,多是网上交流。
宋鸿兵说,《货币战争》出版的时候他已经出国10多年,对国内不是很了解,更没想到成为畅销书。时机是畅销的最大因素。曾经有朋友说:时势造英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事实上,仔细观察宋鸿兵和货币战争系列的畅销,精心策划的痕迹还是相当明显的,包括先在网络上“直播”,制造声势,再出纸质书。
那么,畅销或者说商业考虑多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下一步的写作呢?宋鸿兵含蓄地答道,没有哪个出书的人是为了写给自己看,都希望被更多的人喜欢和接受。
《货币战争》系列把历史上的许多大事件都归因于争夺货币控制权的阴谋,归因于一个神秘的罗斯柴尔德家族。这引起了许多争议,一些读者认为这未免危言耸听。对此,宋鸿兵说在基本的史料与数据方面,完全依照学术要求给出的,但在写法上则力求生动。
之前,宋鸿兵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经生动地说,这本书的初衷既不是用来评职称,也不是学位论文,它更像是电影《地道战》里的那半夜被敲响的钟声,鬼子已经悄悄地摸进了村,可全村的乡亲们还在睡觉,希望我就是那个敲钟人。
至少,宋鸿兵在书中追捧黄金的观点得到了近年来经济形势演变的证实。他说,争议一直是有的,而且曾经很激烈。他也看到别的出版社出了许多货币系列,战争系列,甚至什么逻辑,什么批判的书很多,他想,这些应该算是一种出版手法吧。
由于忙,他很少有时间看其他的畅销书,获取信息主要来自网络,而且基本是和工作有关的。几个月前在机场买了本《中国不高兴》,看了部分,没看完。
但宋鸿兵认为,国内财经书畅销是有历史背景的,改革开放使祖国经济飞速发展,全民的经济意识增强,中国受孔孟之道影响,重文轻商已久,现在百姓想提高财商不是坏事,未来国内的财经类书会更丰富,更细分,市场巨大。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