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谋士陈琳或葬宝应“九里一千墩”汉墓群——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曹操谋士陈琳或葬宝应“九里一千墩”汉墓群
2009年12月29日 16:18 来源:中国经济网-扬州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曹丕、华佗都曾在扬留下足迹。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昨天,本报对河南安阳发现曹操墓报道;那么,《三国志》中,哪些人物葬在扬州?还有哪些人和扬州有关系呢?当天,记者进行了探访。

  扬州文化研究所所长韦明铧说,当时曹操手下有著名的“建安七子”,其中较为年长的陈琳,就是广陵射阳(现为宝应)人。他在诗、文、赋上皆有建树,诗歌代表作为《饮马长城窟行》,描写了繁重的劳役给广大人民带来的苦难,颇具现实意义。他的散文文风雄放,笔力强劲。但他在那个动乱的年代,三易其主,先后侍奉何进、袁绍、曹操,热衷功名,最终染病身亡。

  宝应县射阳湖镇原是汉代射阳县的治所。在其西南约16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星罗棋布地分列着许多高高矮矮、大大小小的土墩子,这就是历史上所称的“射阳墩”。因土墩数量很多,后来人们俗称为“九里一千墩”汉墓群。相传陈琳就葬在其中,但是并没有明确的考古证明。扬州中医祖师是华佗弟子。

  三国时期,还有哪些人物和扬州有关?韦明铧说,当时扬州处于魏、吴两方政权的中间地段,一会儿属魏,一会儿属吴,有时候还是双方都不管的“真空”地段。

  据韦明铧介绍,曹操一生并没有踏足扬州,但他的儿子曹丕来过扬州,还对着滚滚长江,发出长叹:“这真是一道天然的屏障啊!”

  为曹操医治过头疼病的名医华佗,也长期在扬州活动过;他收下的唯一弟子吴普,就是扬州人。一直以来,扬州中医都奉吴普为祖师爷。解放前,扬州地区还有过吴普庙。

  此外,扬州还有一位学士叫做张纮,到了东吴当谋士,和张昭一起合称“二张”。他和陈琳虽然身处两个不同的阵营,但是关系不错,常有书信往来。有次陈琳写信给张纮,夸赞他文学水平高;张纮回信写道,自己在陈琳面前只是“小巫见大巫”。这也就是成语“小巫见大巫”的由来。 (王鑫

  葬在扬州的“帝王将相”

  帝:隋炀帝杨广

  【地点】槐泗镇

  【发现时间】清朝

  扬州在历史上没做过国都,所以埋葬在扬州的国君并不多见,只有隋炀帝杨广。他在江都被杀害后,就被埋葬在这里。隋炀帝陵的发现,和清代大学士阮元分不开。正是阮元,在扬州为隋炀帝立碑建石,并请扬州知府伊秉绶修建了隋炀帝陵。

  隋炀帝是否安葬在隋炀帝陵里,现在还没有进行考古发掘。但晏炳森认为:“不是所有的陵墓都要进行挖掘的,保留原样,同样是对历史的保护。”

  王:广陵王刘胥

  【地点】汉陵苑

  【发现时间】1979年

  广陵王刘胥是汉武帝之子,获封广陵王。一开始,他的坟冢在高邮天山;1979年采石工人开山时,发现了山中古墓葬,后将墓冢整体搬移到蜀冈,成为现在的汉陵苑。

  晏炳森介绍说,因为汉朝推崇厚葬,所以当时考古开掘时,尽管该墓遭受过盗掘,仍出土了大量文物,约有千件之多。特别是规模宏大的“黄肠题凑”,是汉代诸侯专享的特殊墓葬制,皆由楠木制成,无论是体积还是质量,目前在国内都首屈一指。

  将:李长乐

  【地点】西湖镇

  【发现时间】民国年间

  李长乐是一位晚清猛将,一生得了三个“巴图鲁”(即“勇士”)的称号,这在清朝历史上是罕有的。后来,他来到扬州买田置宅,安顿家小。他去世后,清光绪皇帝赐谕葬于扬州,谥封勤勇公,墓址为维扬区二道山赵庄东北,即现在维扬区西湖镇经圩村赵庄。这种“奉圣旨谕葬”,是清朝对中兴功臣亡故后最为隆重的葬礼制。

  在将军中,还有明朝抗清将领史可法。在知道必定兵败时,他就关照义子,自己牺牲后埋葬在梅花岭。但后来清军破城,史可法尸骨并未找到。现在史可法纪念馆内的梅花岭,是史可法的衣冠冢。

  相:阮元

  【地点】槐泗镇

  【发现地点】近年

  阮元是清朝著名学士,官至太傅,管理刑部、兵部事务。他是乾隆、嘉庆、道光三朝重臣。阮元去世后,道光帝在祭文中称他:“极三朝之宠遇,为一代之完人”。

  阮元归葬雷塘祖墓,即现在的槐泗镇永胜村。他下葬的地方为祖茔,除了阮元墓,还有阮家祖宗的一些墓冢。如今只有墓碑,并无其他明显的建筑。

  宝应商周遗址参评“十大发现” 为扬州唯一参评项目

  属于商周时期南北交流碰撞区域——

  日前,本报曾报道考古部门对宝应县夏集镇双琚村一古文化遗址进行再勘察的消息。记者昨获悉,此次发现的双琚商周文化遗址,已经参加“江苏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十大新发现”评选活动,这也是此次扬州唯一一个参评项目。

  今年四、五月份,扬州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员驻扎夏集镇。宝应县博物馆负责人季寿山介绍,经过考古人员为期20天的调查,出土了一批陶、骨器等生产劳动工具,器型包括鼎、豆、罐、鬲、釜、钵等。

  季寿山告诉记者,双琚商周文化遗址位于双琚村运河以东片,东北为兴化,南为高邮,周边多湖泊沼泽,遗址北有双琚大河,通广洋湖。遗址为凤凰沟环绕,东西长 240米,南北长260米。西北地势较高,东南相对平缓。地表常可发现绳纹、席纹陶片。地下堆积较丰富,深度在1.7至2.8米之间。

  据史料考证,商周时期这里就有人类活动,其后历史无从稽考,明代洪武赶散有苏州徐氏迁至该处,遂名双琚,上世纪50年代双琚自高邮划归宝应。

  双琚遗址属于商周时期南北交流碰撞区域。中国社科院、南京博物院的考古专家均对该遗址的发现给予了较高评价。(陶敏)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