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贺子珍的夫妻情:心胸坦荡 坦诚讲杨开慧(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毛泽东与贺子珍的夫妻情:心胸坦荡 坦诚讲杨开慧(2)
2009年12月21日 11:05 来源:新华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受到阻碍的爱情

  贺子珍没有意识到,自己被调到前委担任秘书,那是袁文才的精心设计,而这一计谋又是与王佐的愿望连在一起的。不过,袁文才的计谋也好,王佐的愿望也罢,都是两位大哥的好意,况且这对于他们自己也有利。对于这一点,贺子珍心里是隐约明白的。

  一天傍晚,贺子珍在茅坪枫树下遇到袁文才,两人讲了一番话。忽然,袁文才笑眯眯地对贺子珍说:“我们想替你做件好事。”“嘛格好事呀大哥?”“要给你提个媒呢,对方就是毛委员。”贺子珍听后既惊讶又害羞,红着脸连说不行。袁文才语气庄重起来,说:“莫非你看不上人家毛委员?”“我不是那个意思,这样多不好。”袁文才没等她说完,又说:“子珍,我和王老庚都有这个意思,你是知道的,这是好意,我们决不会害你的。”贺子珍连连点头:“这我知道,但还不是时候。”袁文才也觉得为时尚早,就说:“那以后再讲吧。”

  其实,贺子珍尚不知道,袁文才、王佐早已把她看做自己的亲妹妹一样,为之设计了一个“拴住毛泽东”的主意。这里面的最大因素是袁、王欲通过这桩婚姻,将毛泽东长久地留在井冈山。特别是一向疑心、戒心很重的王佐,不相信工农革命军能长久地呆在井冈山,还怕对方吞并自己。此外,还有别人难以知晓的因素:袁文才唯一的相好陈白英,对于袁与贺之间密切而纯洁的交往心怀嫉妒,有一次还当着众人的面对贺子珍指桑骂槐,气得袁文才打了她一个耳光。也正是这件事让袁文才想到要妥善处理与贺子珍的关系问题,便萌发了将这个才貌俱佳的小妹介绍给毛泽东的念头。王佐听后亦表示赞同。袁文才是有心计的,为了让贺子珍和毛泽东产生感情,决计把贺子珍弄到毛的身边。恰好几天前江西省委批复袁文才加入前委,他事先与前委组织委员宛希先商量好,对毛泽东说:“前委不能装在你一个人口袋里,应该有个机关,把贺子珍调来当秘书吧。”毛泽东见对方说得在理,只好同意了。

  前委有了专职秘书,也就有了常设机关,毛泽东也常常到茅坪攀龙书院三楼来过问工作。他看了贺子珍整理的材料,见贺的一手毛笔字写得娟秀端正,觉得甚为合意。更让毛泽东称心如意的是,他从交谈中发现贺子珍对湘赣边界的历史、地理和风土人情等有着相当的了解,而且语言天赋也好,对土籍话和客籍话都听得懂,讲得来。这让毛泽东决计做一项工作,于是对贺子珍提出,陪他到宁冈、永新两县的部分农村去作社会调查。贺子珍落落大方地回答:“当你的翻译?好哇。”

  1928年春节前夕半个月,贺子珍陪同毛泽东在宁冈、永新两县的一些乡村进行深入的社会调查。毛泽东通过这段时间与贺子珍的接触,发现她联系群众的能力很强,善于鼓动人心。尤使毛泽东欣赏的是,贺子珍工作起来风风火火,泼辣干练,是一个英勇的战士,而坐下来则谈吐文雅,是个温柔贤淑的姑娘。这种刚柔相济的女性气质,无疑是毛泽东所喜欢的。

  2月18日新城战斗结束后,毛泽东从龙市来到茅坪,向贺子珍提出到象山庵去整理前一次的调查报告。贺子珍淡淡地一笑说:“不嫌我字不好,就行呀。”

  在象山庵的7天时间里,毛泽东在整理文稿之余,常与贺子珍到庵外的田头小路上散步,或坐在白果树下轻声交谈。正是通过对彼此身世家庭的了解,他们之间架起了心灵的桥梁,从而产生了爱恋之情。

  毛泽东原本具有热情奔放、情感丰富的诗人气质,面对这样一位与自己朝夕相处、才貌俱佳的年轻女性,他怎能感受不到她的巨大魅力?贺子珍脸上挂着恬静的笑容,犹如一支神矢,带着活泼的青春姿态和芬芳的爱恋情愫,射在了毛泽东的心里。

  毛泽东越是体察到贺子珍对自己的爱恋,心里就越觉得痛苦。然而他的心胸是坦荡的,他并没有对贺子珍隐瞒自己的婚姻状况,坦诚地向她讲到了杨开慧。

  同样,贺子珍也处在一种复杂难言的感情漩涡之中。她与毛泽东从相识到相交已经4个多月了,特别是近两个月的频繁接触,感情已经与日俱增,从一种同志间的情谊渐渐地向爱情升华了。

  贺子珍的心被重重地撞击着。毛泽东的坦诚,有力地拨动着她的心弦:“他为了革命的大业,抛妻别子来到井冈山,肩上挑着千斤重的担子,生活上却没有一个人来照料,他是多么艰难呀!多么需要一个知己的伴侣呀!”然而贺子珍的心里是十分矛盾的:这样感情至诚至深的男子,是多么值得爱慕,可他在湖南却有妻室!想到这一点,贺子珍痛苦得眼里溢出了泪水。

  自从被调到毛泽东身边以来,贺子珍与毛泽东萌生了纯洁的爱慕之情。但这种感情被一道很难逾越的屏障阻挡着,不能大步地向前发展。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