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八百壮士”保密70载 一生贫困却知足常乐——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昔日“八百壮士”保密70载 一生贫困却知足常乐
2009年12月20日 11:39 来源:新京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资料图:2009年12月12日,“八百壮士”老兵王文川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竹厅举行。 中新社发 陆欣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王文川 性别:男籍贯:安徽寿县

  终年:91岁 去世原因:病逝

  去世时间:2009年12月7日

  生前住址:北京市东城区北官厅胡同

  生前身份:退休工人

  - 亲人寄语

  老爸,你说走就走了,为什么不问儿女们一声同意吗?我们知道你要去天堂找你的团长你的团,知道你受尽了人间的苦和痛。下辈子,您还做父亲,我们还做您的儿女吧。———儿女

  - 逝者其人

  1933年 加入国民革命军。1937年淞沪会战中任机枪手。

  1937年10月 随谢晋元团长撤入上海四行仓库据守,将士们被称为“八百壮士”。坚守数日后撤入租界。

  1937年11月 四行仓库孤军被英租界当局监禁在上海胶州路孤军营。

  “珍珠港事件”后 日军开进英租界,将四行仓库孤军分批押往江浙和南方服苦役,王文川被日军押往安徽芜湖一煤场抬煤。

  1943年春 逃出后回到重庆陆军散兵收容总部,被提拔为少尉。

  1946年 被调往北平陆军总医院,任后勤军需官。在医院任职期间,结婚成家,并育有1子4女。

  1949年 北京和平解放后,医院被收编,王文川成为一名普通百姓。

  1954年 进入北京轴承厂工作,后因病离职。

  “文革”期间 受到冲击并罹患脑血栓,直到2007年淞沪会战70周年,其身份才被公众知晓。

  淞沪会战中“八百壮士”的名头响当当,他曾如电影《集结号》中的人物,是为掩护大部队撤退而坚守四行仓库四天四夜,豁出命抗日的英雄。

  这个秘密,他却对家人隐瞒了70年。

  2009年12月7日凌晨,“八百壮士”最后两位在世者之一的王文川老人辞世。在身份被确认的两年后,王文川用军人的坚毅和病魔抗争到最后一刻,怀着未赶上2005年国家为抗日英雄颁发抗战胜利60周年奖章的遗憾,撒手人寰。

  历史 抽屉里锁着的秘密

  儿女们都不知道,客厅书桌的小抽屉,锁着王文川一个秘密。2007年2月7日,王文川的夫人去世,儿女们后来打开书桌抽屉整理母亲遗物时,发现了一张泛黄的照片,照片上父亲身着“国军军装”,但军装部分已被剪去,只残留一点黄色领章的痕迹。

  “我是88师262旅524团1营4连的重机枪手。”尽管已过去了70年,再次提起那场坚守战时,大女儿王秀英清楚地记得,当时89岁高龄的父亲一口气说出了他的部队番号。一段尘封的记忆,在儿女们面前逐渐展开。

  为了吃口饭,王文川15岁就当了兵。

  1937年,淞沪抗战打响前,王文川所在的部队被调往上海。在抗击日军的淞沪抗战中,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王文川所在的团奉命死守闸北,在中校团副谢晋元的指挥下,1个机枪连,3个步兵连,共420人留下坚守四行仓库,掩护大部队撤退。隔着苏州河,租界里的民众为这支视死如归的部队呐喊鼓劲。

  当时,王文川镇守在一楼。

  “当时说八百是为了壮大声势,其实没那么多人。”王秀英说。在他们记忆里,这些历史的场面都是在电影《八百壮士》中看到的,却压根没想到,泛黄的照片中,还能找到父亲当年的影子。

  在王文川90岁时的一段采访录像中,他抬起了双手,嘴里发出“嗒嗒嗒”的声响,仿佛自己又握上了那挺德国人制造的“马克沁”重机枪。

  “他在纪念馆看到各种武器眼睛都发亮。”大儿子王家宾说,父亲一眼就认出了他拿过的那种重机枪,说现在他还能拆。

  “要上再打仗,你还上战场吗?”“去。”

  “还扛枪吗?”“扛。”

  王秀英笑着提起了这段父亲接受采访时的对话。她记得父亲此后常常说,军令如山倒,人在仓库在,人亡仓库亡。他还经常哼着“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

  “他从来不认为自己是英雄。”二女儿王秀荣说,父亲总认为,那是每个中国人都会做的事。

  在王文川的心里,谢团长才是永远的英雄。在采访录像中,回忆起1941年谢晋元在孤军营中被曾经的4名战友刺杀身亡时,王文川再也说不下去,眼泪顺着皱纹流了满面。

  经历 “文革”被整不敢提当年

  为何王文川对这段历史闭口不谈,还要剪去照片中的军装?儿女们也只是略知一点。

  因为曾是国民党军队的一名士兵,“文革”时期,王文川一直将这段历史深埋在心底,即便被迫写材料,也隐瞒了许多秘密。谢晋元颁发给他的很多奖章,王文川也在“文革”期间偷偷砸碎、掩埋了。

  王秀英说,即使对儿女,他也闭口不谈。

  “那时我们被定为‘旧军人’。”大儿子王家宾回忆,“文革”期间,父亲在工厂总是干最脏最累的活,被年轻小伙子使唤,回到家他就闷着头抽烟。那时已经中专毕业的王家宾总是帮父亲写交代材料。

  性格内向的王文川不想辩解,他只能和家人说“我打日本鬼子到底错在哪儿了?”儿女们只知道,父亲曾是位“国军军人”,参加过抗日战争。

  “文革”期间因受到冲击,1972年王文川罹患脑血栓,下半身瘫痪,此后与轮椅相伴30余载。

  王秀英说,直到2007年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副馆长沈建中找来时,他还吃不准自己的身份和经历,存在抵触情绪。“找我来干吗?还要我说什么?”这是2007年王文川对沈馆长说的第一句话。

  因为沈建中的到来,王文川的身份正式被确认。家人才知道,父亲的名字,出现在谢晋元团长留下的日记里,父亲是抗日英雄。王秀英说,当时他们都抱着父亲哭了。

  因为身份被确认是2007年,王文川没有赶上2005年国家为抗日英雄颁发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奖章的时刻。“他多次提到这件事,在老爸看来,这个奖章,是对他过去的肯定。”王秀英说,尽管她曾努力为父亲争取,但最终成为了父亲的遗憾。

  脾气 军人作风“苦”了众儿女

  王文川一直保留着军人和家长作风,“不管对错,都是他说了算。”儿子王家宾笑着说,那时父亲的教育方法,可苦了他们。但现在回想起来,父亲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就是方式不太好。

  专制、固执、脾气暴躁、我行我素,儿女们如此形容生活中的父亲王文川。王家宾说,他会打母亲,也打孩子,用传统的方式来管教儿女。

  王文川一直记得,在退离四行仓库,被困孤军营时,谢晋元团长教导他们,要对人有礼貌。他在教育子女时,也要求子女来去都得和大人打招呼,路上碰到他不能不理,“但他不理你可以”。吃饭必须坐着吃,不能端着饭碗站着,不准说话。

  儿女们回忆,父亲要吃什么东西,必须马上给做,不然他就掀东西。王家宾说,儿女要不如他的意,他还会急得骂“混蛋王八蛋、臭流氓”,可是他坚决不允许儿女们骂脏话。

  女儿不准喝酒,睡觉不让打呼噜,因为他认为打呼噜不文明。身材有些发福的王秀荣觉得这一条规定最不可理喻,“这打呼噜我还真管不住自己。”为这事,她没少挨父亲说。

  王文川还教导子女,人要注重脸皮,衣服必须穿戴整齐了,不能披着敞着,鞋要掸干净了,衣服不能有油点子。

  爱好 孤军营中学会吹口琴

  “可爱美了。”王秀荣说,父亲左胸口的口袋里,总揣着一面小镜子,没事就爱照照。

  “他在世时觉得他挺厉害的。”王秀英说,直到父亲走了,她才发觉父亲有多可爱。

  虽然小时候家里苦,没机会上学,但被困孤军营时,王文川跟着谢晋元团长,学习了不少文化知识,还学会了打网球、篮球等。这么多年过去了,他还记得不少英语单词,王秀英说,孙子学英语时,他还能教着数数,会说“football”、“basketball”。

  在孤军营里,王文川还学会了吹口琴。去世前,儿女们每天都会推着他去南小街公园,一天去两次,带点面包屑去池塘边喂小鱼,在池塘边吹上一曲上世纪30年代流行歌曲《送情郎》,王秀荣说,这是父亲当年被关在“八百壮士”孤军营里跟战友们学会的。

  但王文川不喜欢小公园里跳舞的人,王秀荣说,老人还保留着传统的思想,认为去跳舞就是犯大错,他头脑里的跳舞就如同去当年上海的歌舞厅一般。

  临终 一生贫困却知足常乐

  今年,因为胆管结石,王文川住院了。“给我一刀,把石头剜出来。”病床上,老人仍不改军人脾性。

  邻床的患者因疼痛呻吟时,痛得浑身已湿透的王文川紧紧咬住下嘴唇,双手紧握病床旁的扶手不吭一声,王秀英看到了父亲嘴唇上咬出的鲜血。至死,王文川都这么咬着嘴唇,忍着疼痛。医护人员都评价他,不愧是一个当过军人的老头。

  王秀英说,其实,父亲的一生过得并不好。到2007年他的退休月工资才900元,临死前月工资才1400多元。他的日常生活开销、看病费用都不够,最后住院的那段时间,很多医药费都是互助抗日老兵论坛的志愿者们给捐助的。

  子女们曾希望父亲向政府反映自己的困难,但父亲从来不认为自己生活有困难,“我没困难,要提你提去,那是你的困难。”他总用这句话堵住儿女们的嘴。“他总拿自己和牺牲的战友比,很知足。”

  临走前3小时,疼痛加剧。王文川抓着儿女的手,抚摸着儿女的脸。王秀荣亲吻着父亲的脸,她知道,父亲舍不得他眼中的这群“小孩”。(王卡拉)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