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三枪》:定位漂移,没个准儿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叹《三枪》:定位漂移,没个准儿
2009年12月15日 16:05 来源:山西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听说过“口红效应”,也见识过电影的辉煌;2009年的电影贺岁档,确实比往年来得早一些。趁着省城各大影院纷纷打折促销,咱也掏把银子,就近看了场《三枪拍案惊奇》。谁知影片看完,却不由得拍案而起,发出惊奇三“叹”:

  一叹,本末倒置,大杂烩。

  电影看什么?剧情、演技、语言和音乐。当然也不排除有人会说是明星和导演。不就图一乐儿么,干吗那么较真儿!可毕竟我们有别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和大街上闲聊的大爷大妈,在人类最原始的感官满足之后,灵魂深处有些地方需要这么较真儿,需要对所谓的艺术挑三拣四。佛语云: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就拿 《三枪拍案惊奇》来说,导演是个好导演、演员都是好演员;画面拍得那叫一个美;台词说得像绕口令,那叫一个利索;从霹雳舞到二人转,从唱到说,从转手绢到转面片,那叫一个爽。真是“津津有味”用到这里,都显得屈才了。可当这些拼盘被进口的剧情组装到一起后,却总有种让人缺点啥的感觉。缺啥呢?缺好情节。东西都是好东西,没有一个原创而精练和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穿起来,这些东西就只能还是二人转、绕口令、霹雳舞……而不是电影。老谋子什么时候有了罗丹雕塑断手的勇气,这精品二字才能相配。

  二叹,不信艺术,信广告。

  说到精品,也许有人会说老谋子这次早就放话,拍的是“喜闹剧”,就是为了赶场贺岁档,为了赚取大把大把的银子。也许,人家拍的还是“喜闹剧”里的精品呢。是呀,照这个逻辑推理下去,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三枪拍案惊奇》是电影界里二人转跳得最好的,二人转圈子里电影拍得最好的?

  说到底,根源就在这大把大把的银子上。为了票房,也就有了《三枪拍案惊奇》拍摄之初的女主角换人风波、两个男主角的“动手门”等等所谓的神秘事件外传。而且往往是今天A媒体说了东,明天B媒体又说西,后天又是小道消息飞满天,充斥着网络以及报纸、电视的娱乐新闻。说也奇怪,这些内幕消息精彩、夸张、荒诞和无厘头之极,如果不是从所谓的内部透露出来,让谁编也编不出来。更何况这些负面报道出来后,也没见哪个导演和演员追究谁的法律责任。可见,为了增加曝光率,现在的炒作已不仅仅局限于什么绯闻了,哪怕是负面的炒作也在所不惜。没有最臭,只有更臭!结果就是包括笔者在内的广大观众,提前半年就被忽悠着,憋着一股劲儿,非要看看这电影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自然而然,大把大把的银子也就转移了阵地。借用本山大叔的一句经典广告语,以后看电影“别看广告,看疗效”。

  三叹,定位漂移,没个准儿。

  票房是把双刃剑。曾几何时,咱们响当当的第五代导演们,为了电影艺术,可以奋不顾身、抛家舍业,虽说有些叫好不叫座,票房稀里哗啦,但凭借他们出色的电影艺术,在中国乃至世界电影史上都留下了自己的味道。

  近些年呢,当年玩艺术玩得那么清纯、潇洒的导演们,好像对纯文艺片有些腻烦了,于是乎武打、古装、搞笑、悬疑,变着法儿地折腾,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有些票房没上去多少,自己擅长的却丢失了,邯郸学步的故事仿佛就在昨天;有些确实取得了成功,不但开阔了导演的视野,也给自己和投资人赚得盆满钵满;而《三枪拍案惊奇》这个老婆跑路、丈夫雇凶杀人的老套故事,究竟会是个什么结果,现在还不好下结论。

  不管怎么说,从白衣少女到烈焰红唇的转变,不是那么容易。与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相比,票房背后那双市场的手,同样会对影片有一个自己的评判。当然,最近某些票房“牛皮”被吹破的不算在内。

  其实,老谋子的电影笔者还是喜欢的,只是需要“猪肉炖粉条”,给咱整点实在的。

  朱 慧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