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兰州十二月十三日电 题:京剧名家追忆“中国名旦”陈永玲似水年华
中新社记者 朱世强
梨园界从来就不缺乏艺人,但能“台上演好戏,台下做好人”的京剧大师则少之甚少。为纪念已逝中国最后的四小名旦之一--陈永玲先生诞辰八十周年,北京、甘肃两地特意举行纪念活动。这次纪念活动,以座谈会和名剧表演的方式首先在甘肃举行,十六日,将以同样方式在北京举行。
十三日,中国京剧界元老级泰斗、名家纷纷抵达兰州,来缅怀这位十八岁就蹿红梨园并封为中国四小名旦之一的艺苑佳人陈永玲。
陈永玲,一九二九年出生于山东青岛的一个富豪家庭,八岁学艺九岁登台。因酷爱京剧,当时年仅十岁的他,偷偷跑到京城学艺,学了半月就凭《四郎探母》震惊梨园。一九四七年,陈永玲拜荀慧生为师,后又拜梅兰芳、尚小云之门下,先后学习梅派、尚派、荀派名剧,并将三派精髓集于一身。
中国剧协副主席、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会长、曾扮演《红灯记》中李铁梅而家喻户晓的刘长瑜说,过去都是贫苦人家为了糊口才让孩子去戏班学戏,但陈永玲作为富家子弟去唱戏,可见他对艺术之追求非同一般。他塑造的古代不同时期性格、形态各异的妇女形象深入人心,他是天才加勤奋的京剧表演大师。
“陈永玲先生是集梅、程、尚、荀、筱派绝技于一身的中国名旦,他的艺术精神值得研究、推广和效仿,他给京剧艺坛带来了辉煌,是京剧演员们最佩服的大师之一,这是一次非常有文化意义的纪念活动。”中国四大名旦尚小云之子、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说道。
陈永玲戏路宽广、唱腔独特、身段优雅,梅兰芳曾称其是不可多得的隽才。凭借自己在艺术上的造诣,年轻的陈永玲很快响彻京津沪地区,一九五五年,陈永玲抱着把京剧艺术传播到大西北的宏愿,举家离京来到兰州,传授京剧艺术的同时,他也横遭二十多年的厄运。
一位京剧爱好者感概道,一九五七年“反右”运动,陈永玲被扣上“暗藏右派”的帽子,后因历史剧、古装戏禁演,不许男扮女装演戏,他被耽搁了整整十五年的黄金时期。文革,他又先后被劳改、下放、批斗,一九七三年又无故被判七年。
一九八0年,平反的陈永玲为了艺术先后在北京登台演出,后依次定居香港、台湾,直到年逾七旬仍往返于台湾、香港和大陆之间,培育后学,振兴着国粹艺术,直到二00六年与世长辞。
“父亲临终前对我说,我多想登一次中央电视台的舞台啊,我不是去唱戏,我是要给大家讲讲旦角是怎么回事儿。”陈永玲之子陈霖苍谈到自己父亲时说。
此间陈永玲的每一位弟子在追忆自己的恩师时都潸然泪下,其弟子、影视演员斯琴高娃讲到自己的恩师时说,先生是一个博采众长的京剧大师,他求知的愿望、精神以及刻画人物的细腻手段,太神太绝了!他对艺术的造诣,再也不会有第二个陈永玲了。
除了座谈会,京剧名家尚长荣、沈福存、陈霖苍以及斯琴高娃、卢美珠等陈永玲的弟子们纷纷用登台表演名剧的形式,来缅怀这位诞辰八十周年的京剧大师。《夜深沉》、《贵妃醉酒》、《霸王别姬》、《邹氏思春》等每一个剧里都传达着一个京剧表演艺术家对于艺术的执着与热爱,寄托着后生对京剧大师的无尽感恩,更展现着京剧艺术中“一醉千般美”的旦角之美。完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