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档案
叶准
咏春拳一代宗师叶问长子,现年85岁。现任世界咏春联会会长,教拳40多年,足迹遍及世界30多个国家,徒弟徒孙达数十万。
马明达
著名历史学家、武术家。暨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并任香港中华国术总会会长、广东省李小龙研究会会长等职。回族,河北沧州人。出身武术名门,自幼从父文武并修。著有《说剑丛稿》、《武学探真》等专著。央视《百家讲坛》等多套节目主讲嘉宾。
陈扬
著名媒体人。以言辞犀利、作风硬朗、形象亲民著称,深受白话地区民众欢迎。曾经主持过的节目有《新闻之窗》、《心灵地图,珠三角生活态度》、《新闻日日睇》等。
“锐”言论
相比之下,北方投掷技术不如岭南,所以明朝在岭南征兵主要征标牌手。古代的剑是可以投掷的,叫“以剑遥击”。荆轲刺秦最后失败,就是投掷的失败,他没有真正掌握投掷飞剑的本领嘛。
可惜传到后来,人们以为站马步就是武术的基本功,甚至成了武术最重要的步法,也拿来练,而且大练特练。想想看,你既然不骑马了,站马步站马桩又有何用?
门派是中国武术的痼疾,门派是流派的狭隘化,很容易走向封闭保守,是自损之路。戚继光讲“各家拳法兼而习之”,这才是原则。能融通才是大本事,李小龙是有这种大本事的人。
我们去年搞了个有史以来最豪华最壮丽的奥运会,但赛场上竟没有一个中国项目,这是最大的美中不足。对此,国人反响不大,漠然置之,说明大家对本土体育已淡化到快要忘记了。
中国人整个阳刚之气不足,过多地讲以柔克刚、以曲未伸,容易使人精神弱化。抗战中一大批太极名家沦落为汪伪走卒,是值得反思的现象。
岭南人身形“袖珍”,能不能有尚武精神?“叶问电影”最近频频开拍,武打艺术作品和现实武学有什么关系?广东人练武先练站马步,竟然大谬……
11月29日,“岭南再发现”继续在【星河湾·海怡半岛】开场,几位嘉宾的话锋从古代谈到当今,从尚武精神直指身体文化。言谈之间,不少当下人们的认识误区被一一澄清。
岭南其实不尚武?
《水浒传》标志性兵器“朴刀”
原生地很可能就是岭南
“别看岭南人个子小,但身上肌肉强劲,弹性好,有力量,所以出了不少举重名手。”“岭南武艺的强项是飞刀、飞标,宋代叫飞梭枪,明代叫标牌手。小说里描写的飞剑飞刀都与此有关。”
陈扬:今天我们讨论的题目是《岭南的尚武精神》。岭南人向来给人的印象比较弱小,是不是岭南其实并不尚武?
马明达:清朝广东出过四个武状元。到清朝中后叶,岭南五大名拳洪拳、刘拳、蔡拳、李拳、莫拳已经形成。武术社馆在辛亥革命之后陆续出现,包括蔡李佛馆、佛山鸿胜馆、惠东林家武馆等等。据清光绪年间出的《大清缙绅全书·御前侍卫》统计,当时岭南两广籍的“大内高手”达62名,其中广东就占了53名。可见当时岭南尚武风气很盛。
罗韬(羊城晚报编委):岭南人多数是小个子,尚武风气又是如何体现的呢?
马明达:别看岭南人个子小,但身上肌肉强劲,弹性好,有力量,所以出了不少举重名手。岭南人身躯矫捷灵巧,善于在丘陵山地攀上越下。岭南武艺的强项是飞刀、飞标,宋代叫飞梭枪,明代叫标牌手。新会、东莞的长牌手、斫刀手也很有名。投掷标枪的杀伤力很强,尤其是山地作战,凭高击低,可以穿坚透韧。小说里描写的飞剑飞刀都与此有关。相比之下,北方投掷技术不如岭南,所以明朝在岭南征兵主要征标牌手。古代的剑是可以投掷的,叫“以剑遥击”。荆轲刺秦最后失败,就是投掷的失败,他没有真正掌握投掷飞剑的本领嘛。
明朝有很多对岭南武艺的记载,特别是关于长刀、藤牌的描述,其中藤牌轻,韧性好,它可以抵挡弓箭,还可以作为过河的漂浮物。《水浒传》的标志性兵器是“朴刀”,《宋史》记载:“岭南为盗者多执朴刀。”所以朴刀的原生地可能是岭南。
陈扬:马教授考证过南越王墓出土的越王剑,这把剑在岭南武术文化中有什么地位?
马明达:南越王墓出土了一组铁制长剑,其中最长的一柄竟达到152厘米!堪称中华第一长剑,这把剑就标志着秦汉之际南越国的剑的制作和武艺都是走在全国前面的。
习武先练站马步?
武术转型中出现的误传
站马步原用来训练骑术
“戚继光强调步法必须要‘轻固’,要‘进退得宜’,步法是动态的,是拳脚的运载方式,要点是进退灵活自如。绝不是静态的,静态的是‘步型’,是一些‘只好看,上阵无用’的架势。”
陈扬:广东人练功先站马步,这是习武的第一步吧。
马明达:这是一个误区,是古典武艺向现代武术转型中出现的误传。膝关节在站马步的状态下太久了并无好处,就好像弓老拉着不放,张而不弛,就会老化,会疲惫。为什么练武之人关节出问题的不少,这跟过多的站马步和姿势往往压得太低有关系,导致关节受损。
站马步原本是用来训练骑术的,目的是练习双脚对马蹬的控制力,以及虚悬状态下驾驭战马和使用兵器的能力。所以不但在平地上练,还需要在有一定高度的马桩上练,站在马桩上练习运用兵器和前后左右射箭的本领。民间武术家模仿军营的练法,武举应试者也要考骑射武艺,需要练习马步马桩。可惜传到后来,人们以为站马步就是武术的基本功,甚至成了武术最重要的步法,也拿来练,而且大练特练。想想看,你既然不骑马了,站马步站马桩又有何用?
我们从小习武不站马步,并把它当作笑话。戚继光强调步法必须要“轻固”,要“进退得宜”,步法是动态的,是拳脚的运载方式,要点是进退灵活自如。绝不是静态的,静态的是“步型”,是一些“只好看,上阵无用”的架势。
陈扬:“文革”期间,听说禁止学咏春拳。民间的说法是当时公安有一套擒拿术,咏春拳能够破解它。我没学过,但我很多同学在学,像地下工作者一样。当时有句话“这个人吃过夜粥的”,就是说他练过咏春,夜晚悄悄练,练完吃夜宵。我想请教叶师傅,咏春拳是否真的可以破擒拿术?
叶准:“文革”期间我在香港,听不到这个说法。改革开放之后,我常返广州,有次一个教咏春拳的师傅对我说,我们咏春拳同人打时,这样一打,一抓,一捉,拳就到了人的面鼻口,就是反制擒拿。当时公安给他打过电话,他就被吓跑了。他说那段时间广州不准学咏春拳。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