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前,他写了一部不朽之作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作者瓦西里耶夫再次摘取俄罗斯文学最高荣誉
在11月26日举行的俄罗斯国家文学奖年度颁奖典礼上,俄著名作家鲍里斯·瓦西里耶夫获得了“荣誉和成就”特别奖。据俄罗斯媒体报道,当85岁高龄的瓦西里耶夫登台领奖时,全场嘉宾起立并长时间鼓掌,向这位以“描写战争中普通人命运”而著称的文学前辈表达爱慕和尊敬。
这一刻,老作家眼里泪
光闪烁……
对经历了战争、苦难和时代变迁的文学家瓦西里耶夫来说,“荣誉和成就”特别奖显然不仅仅是一个造型独特的奖杯和一笔数额不小的奖金。它是俄罗斯读者对其一生创作活动的总结,也是整个国家对其创作活动的认同。正如俄媒体所言,鲍里斯·瓦西里耶夫所获得的是一项了不起的荣誉,因为这项荣誉所表达的是“一个国家对一位公民的敬重”。
众所周知,去年获得该奖项的是已故俄罗斯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索尔仁尼琴。
五年前,当瓦西里耶夫庆祝自己80岁生日时,俄罗斯总统普京曾致电表示祝贺。普京在电报中说:“……您创作了许多沟通读者心灵的作品,使千百万崇拜您才气的人感到您是可亲可爱的人。伟大的卫国战争题材在您的创作中占有特殊的位置。您真挚而热诚地讲述了那个英雄年代和一代军人命运的故事。您在自己的书中提出了最重要的道德问题,坚定了对善良与人性、以及对永恒的精神财富的信念。”“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句出自俄罗斯作家的名言既说明了作家工作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出俄罗斯人对作家的格外敬重。在俄罗斯,总统或许会因工作繁忙而放弃与科学家会面,但却不会拒绝成为文学大师家里的座上客。读者或许还会记得,俄罗斯总理普京当年作为总统到索尔仁尼琴府上拜访时,曾对这位俄罗斯当代文学泰斗说:“谢谢您同意在家里接待我。”
瓦西里耶夫虽说不如索尔仁尼琴那样名声显赫,但显然也是俄罗斯人眼中的文学大师,是俄罗斯政要愿意向其表达敬意的重量级人物。1924年5月21日,瓦西里耶夫出生于俄罗斯北方重镇斯摩棱斯克。他父亲参加过国内革命战争,是红军骑兵部队的指挥员。卫国战争爆发时,17岁的瓦西里耶夫响应国家号召,放弃学业,奔赴前线,成为空降兵部队里的一名普通战士。1942年,他曾进入步兵学校学习,毕业后重回战场。1943年,中士军衔的瓦西里耶夫身负重伤,伤愈后进入装甲兵军事学院进修。从1948年到1953年,作家一直在乌拉尔担任运输装备试验工程师。1954年,瓦西里耶夫开始发表作品,1955年以剧本《军官》初露头角。1956年退役,进入著名剧作家包戈廷(代表作《带枪的人》)的电影剧本写作讲习班,从此开始专职创作,作品包括剧本、电影脚本和小说。1969年中篇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使作家一举成名,小说有17种舞台改编本,包括话剧、歌剧、芭蕾舞剧和电影。1975年作家因这部小说及其舞台剧本获得苏联国家奖金。他的长篇小说《未列入名册》(1974)以及中篇小说《后来发生了战争……》(1984)同样在读者中间获得了热烈反响。1981年,他首次当选为苏联作家代表大会代表,1984年被授予民族友谊勋章。
苏联解体后,已入耄耋之年的瓦西里耶夫仍然坚持写作。据说,他在72岁高龄时学会了使用电脑,随后又在网络世界里畅游。瓦西里耶夫晚年花费大量精力研究俄罗斯历史,醉心于历史文章和历史小说的写作。据说,他的长篇新作《否定之否定》颇受好评,其当代战争题材的小说也有相当数量的读者。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是一部不朽之作
对我们中国读者和观众来说,瓦西里耶夫其人远远不如他的作品《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那样有名。1969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在苏联《青春》杂志上发表,在苏联读者中产生极大的轰动。1972年,这部“遭遇街谈巷议”的中篇小说被导演斯·罗斯托茨基搬上银幕,并取得了世界性的成功。影片获得1973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纪念奖、奥斯卡提名和全苏电影节大奖。瓦西里耶夫的名气随着这部小说的成功而大增,小说原作更加受到追捧,被视为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瓦西里耶夫本人在1975年也因这部作品荣获苏联国家奖金。
这部小说用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手法,讲述了几个苏联女兵在二战中抗击德国侵略者的故事。1942年初夏,在俄罗斯白海运河地区,一组企图破坏苏军铁路线的德国伞兵与守卫在那里的女兵班相遇。女兵丽达、冉妮娅、丽扎、索妮娅和嘉丽娅相继牺牲,而德军也无法摆脱被歼灭的命运。女兵们用自己的生命保住了运输线的安全和俄罗斯村落里静悄悄的黎明……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俄罗斯,中篇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知名度都远不如其同名电影。翻译家高莽先生在其《作家的幸福》一文里讲过这样一件事情:1987年夏,瓦西里耶夫在访华期间亲身感受到了中国观众对《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喜爱之情。在游览长城的路上,瓦西里耶夫遇到的每一个游人都知道这部电影。在饭店吃饭时,瓦西里耶夫询问一位女服务员是否看过《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女服务员激情满怀地说:“我看过两遍!我感动得哭了!”随后便开始滔滔不绝地谈起自己对影片的感受。瓦西里耶夫被女服务员生动的表情和声音所吸引,不禁流下了激动的泪水。他对高莽先生说:“你不用翻译了,我都明白了!”面对如此动人的场景,在场的苏联诗人库古里丁诺夫感慨万分:“世上有一些作家,颇有名气,人们知其人,却很少读其作品,这样的作家是可怜的!世上有一些作品相当有名,但很少有人知道其作者是谁,这样的作家是幸福的!你,瓦西里耶夫,就是这样的作家!你值得骄傲!”
可以断定,我国不少读者和观众至今不记得《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作者叫瓦西里耶夫,但是,很少有人没看过同名电影和电视连续剧等影视作品。2005年,中俄两国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合作拍摄的同名电视连续剧在两国观众中大受欢迎。
1979年记者第一次观赏这部苏联影片时,中苏关系尚未解冻。但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的老师们已经敢于在课堂上赞颂这部尚未解禁的“内部电影”。据说,影片在政治上已获得了通行证,但一些男女亲热的画面还难以让中国观众适应,因此只能内部放映。
一位文学课教授观后在课堂上大发议论:片子里不就是有一些“爱情基本动作”吗,完全应该公开上映。事实上,《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是陪着很多中国人长大的、最重要的“百部电影”中的一部,是不少中国人心目中的情感经历和人生场景。人们正是从这部作品中认知和感受到了俄罗斯式的浪漫主义情怀和英雄主义精神。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是一部反战题材的影片,但又并不局限于此。它没有特技,不制造视觉冲击,也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但却能给人以强烈的震撼,让人“灵魂深处爆发革命”。不错,影片深刻地渲染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但与此同时又写出了人的不屈和英勇,颂扬了公民的义务与责任。它写出了人性中最深刻和本质的东西——美好的、娇嫩的、本该享受生活的年轻女性在国家危难之际表现出来的理想主义和抗争激情。影片谴责了战争,展示了战争给人类文明和个人幸福所造成的不幸。然而,影片又恰恰通过战争的苦难和悲惨,表达了主人公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爱国精神。战争不仅仅摧毁了美丽,它也使美丽更加动人。
有人说,瓦西里耶夫在《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用“诗情的悲壮之美”呼唤现代人高尚的情怀和超越自我的冲动。也许这样的评论恰好说表达了人性中的善良和诗情。不管怎么说,瓦西里耶夫是值得一读的,不仅仅是他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或《不要射击白天鹅》。瓦西里耶夫的《未列入名册》和《后来发生了战争……》等作品也都不乏思想上的深刻和人性中的温情。
本报记者 汪嘉波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