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在简短而隆重的开工仪式后,广西崇左市宁明花山岩画保护工程正式开工。花山岩画保护前期工作长达18年,仅在方案研究、材料试验和方案设计等工作上就耗时5年,其所动用的学科领域和专家之广、所耗资金之多,不仅在广西文物保护史上史无前例,就是在中国文物保护史上也极为罕见,而此次开工的第一期抢救性加固工程被专家称为“要干救命的活”。那么等着“救命”的花山岩画其病害危重到什么程度?为什么前期工作要花费那么长时间?一期保护工程将使用哪些先进技术?我们以后还能不能看到它的原貌?记者在保护工程现场进行了采访。
现场直击
花山岩画有消失的危险
昨日10时,记者跟随有关专家走进保护工程的施工地点,沿着岩壁边行走,抬头望去,已经有2000多年历史的花山岩画神秘而雄奇,但仔细观察,便会发现岩画上蒙着厚厚的灰尘,有些岩画已经被岩壁上灰色的流水状钙质沉积覆盖,有些则正在开裂,呈现出即将要脱落的鳞片状、板状,这样的区域目前已占该处岩画总面积的一半,一旦大面积脱落,花山岩画将面临消失的危险。
贴着这处高250米、宽200米的花山岩画,施工队已经在高30多米、宽近70米的范围内建起了钢筋脚手架,据广西区文化厅文物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针对这个脚手架也有专项研究和设计方案,搭建脚手架花费了近1年时间、200多万元经费。在现场察看了脚手架后,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肯定地说:“这个脚手架不错,修缮故宫用的脚手架也不过如此。
技术解密
天然水硬性石灰成关键材料
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广西区文化厅就开始组织包括地质岩溶学、环境学、文物保护学、化学、工程学等多学科专家对花山岩画进行“诊断”,18年后,第一期抢救性加固工程终于开工,为什么前期工作要耗费这么长的时间?
一期保护工程项目负责人、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岩土文物与遗址保护研究所所长王金华解释说,花山岩画处于露天自然环境,其病害原因涉及多方面的自然因素,保护难度大,而岩画保护又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大难题,目前尚无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再加上岩画类的文物保护工程的不可逆性和不可复制性,要求保护技术必须有绝对的可靠性,最大限度避免保护性破坏,因此花山前期岩画的研究需要一个较长时期的探索与艰苦努力。
使保护工程有实质性进展的,是天然水硬性石灰这个关键材料。制作这种材料的原料就采自于花山,它与花山岩画岩石有良好的化学兼容性,不会产生衍生病害,适用于在花山岩画所处的高温高湿环境条件下进行抢救性加固保护。
一期保护工程主要工程师之一的戴仕炳博士介绍,一期工程主要有两个内容,一是抢救性地对已经脱落或即将脱落的岩画岩体进行粘接加固,二是对不同类型的岩画进行实验,制定花山岩画粘接加固技术标准并提交论证,让之后的施工队伍有“标”可依,该期工程预计需要5-10年。
景区反应
保护工程不影响游客观赏
在采访中,施工项目和政府部门有关负责人都表示对保持花山岩画的原貌有信心,而且这种保护将持续不断,这对所有想一睹岩画真容的人来说都是个好消息,那么眼前占岩画1/3面积的脚手架是否会影响游客观赏呢?宁明县文物管理所所长朱秋平说,从2004年开始就不允许游客上岸观赏岩画了,待保护工程完工后再根据情况考虑是否允许上岸,“为了保住岩画,游客们也只能委屈一下了”。
而广西宁明花山风景区有限公司总经理梁云燕则觉得保护工程开工是个好消息,她认为对文物的保护更有利于开发,虽然现在只能在游船上观赏岩画,但这并不影响游客慕名而来,景区每年游客量都在增长,今年的接待量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3%。“其实在船上更容易找到岩画的最佳观赏点,而且我们还通过提供望远镜等方式弥补不能面对面观赏的遗憾,至于脚手架,它并没有遮挡花山岩画 1900多个图形中最有代表性的那一组,所以对观赏没有太大影响。”梁云燕经理信心满满地说。(韦颖琛 文/图)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