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凌晨2点30分,“八百壮士”在世两位老兵之一的王文川因病在北京军区总医院逝世,享年91岁。今起,家人在老人生前居住的东直门北官厅老房子里布置灵堂,接受社会各界吊唁。
王家将灵堂设在老人卧室之中,不大的卧室里摆放着网友送来的花圈,挽联上写着“沉痛悼念抗日英雄王文川先生”。老人的遗像安放在灵堂正中,遗像中的老人戴着眼镜神态安详,遗像前摆放着老人生前佩戴的手表和一把上海牌口琴。
在老人病重住院急需用钱之际,关爱老兵论坛的志愿者为老人募捐治疗费用。家人说,老人临终前对社会各界的关爱表示感谢,并让家人退还治疗后剩下的钱款。大女儿王秀英说,志愿者们先后捐助过4万元,平时也经常照顾老人。
互助抗日老兵论坛在网上发出讣告,并组成17人的治丧委员会,协助老人家人办理丧事。12月13日上午11点,王文川悼念仪式将在八宝山殡仪馆竹厅举行。目前,世人已知的“八百壮士”幸存老兵只剩下住在重庆的杨养正老人,据介绍,杨养正年逾九旬,重病缠身。
-生前愿望
最想重返四行仓库
离开军界后许多年,世人都不曾知道王文川的英雄身份。老人的大儿子王家宾说,近几年有领导看望老人时称赞他是英雄,老人只是淡淡一笑,“我不是什么英雄”。王家宾说,父亲在抗战中抵御外辱,他一直认为自己做的只是一个中国军人应该做的事情。老人的身份被媒体获知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王文川回忆的都是当年“八百壮士”与日寇惨烈激战的情景。老人生前的最大愿望就是能再去一次四行仓库,缅怀牺牲的战友。
昨天,王家宾播放了老人当年接受采访的录像,“我喊送弹手老刘时旁边没有动静,我一摸他已经牺牲了”。回忆往昔王文川话语平静,但回忆起谢晋元团长被汉奸害死时,老人突然老泪纵横,双手掩面。王文川病重住院后,曾有媒体记者看望,病床上,老人记不起已经过世的老伴的生日,记不起近期的事情,却清楚地记得与日寇作战的场景,能流利地报出自己部队当年的番号。
-灵堂悼念
女儿吹口琴送老父
“我父亲喜欢吹口琴,爱唱歌”,老人的大女儿王秀英说,老人生前最喜欢用口琴吹奏上世纪30年代流行歌曲《送情郎》,这是他当年被关在“八百壮士”孤军营里跟战友们学会的。老人爱唱《中国不会亡》,每每唱起这首歌,他那布满皱纹的脸上就会泛起神采。2007年,淞沪会战70周年,老人回上海四行仓库旧址时,还同谢晋元团长之子谢继民合唱这首《中国不会亡》。
王文川在世时曾与二女儿王秀荣口琴二重奏,吹奏的就是那首在孤军营学会的《送情郎》。病重住院期间,老人告诉王秀荣,“我吹不动了,唱给你听吧。”王秀荣吹口琴给父亲听,老人会给她纠正吹错的地方。
昨天在灵堂前,王秀荣用父亲生前最喜欢的口琴给老人吹奏《送情郎》。悠扬的口琴声响起时,老人的子女顿时哭声一片,“这节奏太熟悉了,我觉得我爸没走”,大女儿王秀英说。(记者于杰)
-壮士其人
王文川生于1918年,1933年加入国民革命军张治中部第88师262旅524团1营4连,1937年淞沪会战中王文川任机枪手。
1937年10月26日,王文川随谢晋元团长撤入上海四行仓库据守,将士们被称为“八百壮士”。坚守数日后,谢晋元率部撤入租界。
1937年11月,四行仓库孤军被英租界当局监禁在上海胶州路孤军营。“珍珠港事件”后,日军开进英租界,将四行仓库孤军分批押往江浙和南方服苦役,王文川被日军押往安徽芜湖一煤场抬煤。
1943年春,王文川逃出后回到重庆陆军散兵收容总部,被提拔为少尉。
1946年,王文川被调往北平陆军总医院,任后勤军需官。在医院任职期间,他结婚成家,并育有1子4女。
1949年,王文川脱离军界,成为一名普通老百姓。
1954年,政府进行“公私合营”后,王文川进入北京轴承厂工作,后因病离职。
文革期间,王文川受到冲击并罹患脑血栓,直到2007年淞沪会战70周年,其身份才被公众知晓。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