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多读书,多多研究”,这是周恩来于1945年1月8日写给后来出任八路军高级参谋的王梓木信中的勉励之语。周恩来一生酷爱读书,无论是在条件艰苦的战争年代,还是日理万机的和平建设时期,他都保持着好学的良好习惯,想方设法挤出时间看书学习。周恩来读书的方法很多,这里撷取其中有代表性的几条。
广览博采 比较吸收
周恩来在南开大学读书期间,精读和涉猎了中外思想家,如顾炎武、王夫之、梁启超以及欧洲卢梭、赫胥黎、亚当·斯密等人的著作。他在博览的同时,以审慎求真的态度“对于一切主义开始推求比较”。他将中西方的思想观念进行对照比较,得出了不少有益的启示。
周恩来在读了亚当·斯密的《原富》后,将其与孟子的思想进行对比,于1915年秋写了《子舆氏不言利,司密氏好言利,二说孰是?能折衷言之与?》一文。国家适值存亡之秋,如何拯救中国,有的主张“必自正人心始”。有的则主张“国富则民必强,民强则国斯兴”。周恩来提出,二者不可偏废,需折衷取之,孟子的“言义不及利,乃正人心之所本也”,亚当·斯密的“言利不及义,斯富国之左(佐)证也。”“二氏之说尽善”,但如果分而行之,只能“促吾国之亡。”周恩来将古今中外的思想观点进行分析比较,并结合中国历史与国情评析其适用性,这种读书方法有其独到的指导意义。
周恩来一直强调我们对待任何问题,都必须坚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发扬“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的刻苦读书精神,“要做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正是这种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使其收获匪浅。
批判反思 审慎接受
周恩来在读书过程中,强调要批判的学习和思考,要“审慎求真”,不要盲从,要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评论,不要全盘否定,对正确的东西加以肯定、学习和借鉴,对错误的东西加以否定、舍弃。
从1958年11月到1961年6月,毛泽东在全党范围内先后四次提倡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学政治经济学。周恩来积极响应号召,并于1960年2月在广东从化召集国务院、书记处等领导人组成读书小组,前后学了20多天的时间,把《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社会主义部分近27万字诵读了一遍,并作了三次系统的发言。
在2月25日的读书小组学习会上,周恩来谈了学习苏联教科书的态度和方法问题,他针对教科书在某些原则问题上存在妥协倾向作了批判,并指出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央党校、国际关系学院、人民大学等学校仍在使用《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认为这是“我们的实际和理论有矛盾。”他不是否定大家学习这本教科书,而是担心部分教员和学生在认识上缺乏批判态度。
在3月2日的读书小组会上,周恩来对这次学习作了总结,又一次讲到了学习的方法问题。这次发言,进一步明确了批判的态度和方法即是马列主义的科学态度和方法,是实事求是的、分析的态度和方法。
“提倡秀才班子多读书”
为了探究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周恩来经常抽出时间读书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认识。1963年11月16日,周恩来在一次国务院全体会议上,要求各部部长多读书,提高理论修养。他说:“不读书不行,不然我们总结经验、继续前进就要受到阻碍。提高认识水平不是毛主席一个人或党中央几个领导人的事情,必须大家的水平提高才能前进。”就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秀才班子多读书”的思路,他说:“现在每个部里都有一个秀才班子,叫做政策研究室。他们是一批优秀的青年,年龄不过三四十岁。我们读书,也要让秀才班子多读书,这样就提高了他们的政治理论水平,对我们工作有好处。我们每天要处理日常事务,管政府工作的都有一个‘门市部’工作,不管不行。现在各个部里都自己处理一些日常工作,处理错了也不好,党信任我们,所以我们必须提高政策水平,我们自己读书,要提倡秀才班子读书,学习政策,共同提高,这样才能丰富我们马列主义理论、政策的队伍。这一点重要,因为我们总结东西不能随随便便的,因此,需要提一提。”
周恩来强调对理论必须系统地学习和研究。如果只是东一点,西一点,这叫作浮光掠影,一知半解,算不得学问。为了达到这一点,周恩来提出:“读书求精不求多,非不多也。惟精乃能运多,徒多徒烂耳”,“宁精勿杂,宁专勿多”。
在强调理论学习的同时,周恩来还强调“从无字句处读书”,就是说,不要只读书本,更要重视“无字句处”即在实践中学。在生活实践中多观察,多思考,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周恩来自己就十分注重调查研究,把坚持“向群众学习”、“注意调研”等作为自我修养的重要生活原则。
1959年3月18日,周恩来给邓颖超的信中写道:“这个时代总是要求我们多向前看,多为后代着想,多向青年学习。偶一不注意,便有落后的危险,还得再鼓干劲,前进前进啊!” 他要求邓颖超要努力学习,适应时代的要求,跟上时代的步伐,站在时代的前列。他自己也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早在少年时期,就发出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心语,鼓舞了无数的青年志士为祖国的独立去拼搏。今天,为中华民族复兴而读书的崇高抱负也同样在激励着无数的仁人志士去不断奋斗。
(作者: 高中华)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