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拿《2012》恭维自己,它只是娱乐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别拿《2012》恭维自己,它只是娱乐
2009年12月01日 09:44 来源:红网-潇湘晨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我不反对人们拿电影对照现实,也不反对将它们政治化解读,但是《2012》在中国媒体上的投影,仍然让人觉得有些沉重。一个好莱坞的娱乐产品,没有必要把人搞得这么紧张。

  好莱坞是世界顶级快餐文化工厂,你也可以说它生产了大量的文化垃圾。它的本事是认识到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垃圾,只有“错置的资源”。根据这样的理论,它对垃圾贴上标签,分类处理,还能卖到全世界——灾难片《2012》就是这样一部作品。

  这部电影的配料跟麦当劳差不多,重点不在原料的质量如何,而在于精确而快速的配搭。与其说编导人员意识到,世界末日来临时,拯救地球要靠全人类的力量,不如说他们算计到,在全球化观念盛行、全球化市场运转的今天,美国人不能唱独角戏。但是作为一部电影,又不能真的搞成联合国开会,更不能搞成所有明星都揩一把油的《建国大业》,所以就选那些有特色的——准确地说,有市场潜力的东西——来一点印度的科技,来一点俄罗斯的暴发户,再来一点中国的什么呢,当然是廉价劳动力了。

  这部电影来到中国,正值奥巴马总统访华,它立即就被政治化解读为中美两国联手救世。这本来是片商的炒作概念,如果有人当真,那就上当了。好莱坞一部商业片要进入中国市场,跟奥巴马肯定没有什么关系。现在中国电影也正在脱离政治关照,相信多数人都能看得开。

  很多人还看不开的是,美国人到底怎么看中国人呢,他们是不是动辄就要妖魔化我们?于是执著地从电影中寻找国家的尊严。好在这部片子里,既没有出现上海墙上“ 办证”的字样,也没有像演华盛顿沉没那样来表现世界末日的北京,而是让这些中国人兴高采烈地发现,原来是中国人建造的方舟拯救了人类。

  事实上西方人对中国的认识,除了廉价劳动力之外,也还有贪官和暴发户。纽约长岛的豪宅都被中国贪官买贵了,《时代》周刊也曾专题报道过中国暴发户的空虚生活。假如这部电影里,那个面目可憎的俄罗斯暴发户角色,换成了中国人,会不会又要伤害中国人的感情呢?

  很多人又发现了,电影中虽然是中国人造了船,但是拯救世界的主导权还是牢牢地控制在美国人手中。中国群蚁般的民工,最终要靠美国人甚至印度人的良心发现,才有机会登上自己建造的、原本就空空荡荡的方舟。

  哪怕是一部商业片,《2012》的确也能反应这些美国编导的世界观。跟以前总是伤害中国人感情的电影相比,这部电影算是学聪明了。但是,编导并不是所有美国人和美国文化的代表。就算很多美国人都这样看中国,也不能证明中国就大国崛起了。

  这让我想起奥巴马总统访华前,在美国驻华使领馆举行的吹风会上,反CNN网站的创办者饶谨拿《越狱》和《变形金刚》来提问,美国官员很严肃地说,“不能仅从电视剧了解美国,《24小时》真的是虚构的。”

  对于一部电影,每个人当然可以有自己的观感。我并不是跟这些不同的观感计较,而是想到中国的观念环境,想到导演的处境。我认为这样看电影的观众是更为严厉的审查者。《2012》中,一架“肯尼迪号”巨轮,将白宫撞得粉碎。类似的场景,中国导演大概不敢想象。

  如果说好莱坞有什么好学的话,那就是不管是商业片,还是文艺片,都可以有比我们要广泛得多的想象空间。我们拿《2012》来恭维自己,其实就是在制造紧张气氛。娱乐就是娱乐,不要成天紧张兮兮的,吓了自己吓别人。(长平)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