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襄病逝享年95岁 追思会定于4日举行——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王世襄病逝享年95岁 追思会定于4日举行
2009年12月01日 09:16 来源:京华时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2004年9月,老人在家中接受本报专访,孙子陪在身边。本报资料图片(蒲东峰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风雨摧园蔬,根出劲半死。昂首犹作花,誓结丰硕子。”正是这句座右铭支撑着说这话的人行走下去。如今座右铭的主人去了——昨天,来自中央文史研究馆的消息称,该馆馆员、著名文物专家、学者、收藏家、国家文物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王世襄因病医治无效,于11月28日9时25分在北京协和医院去世,享年95岁。遵照王世襄生前愿望及家属意愿,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家中不设灵堂。遗体已于11月29日上午火化。追思会定于12月4日在北京举行。

  据王世襄著作《锦灰三堆》责任编辑张琳女士介绍,王世襄的去世可能与今年夏天他意外跌倒摔跤有关。

  王世襄1914年5月25日出生于北京,九三学社社员。1941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研究院,获硕士学位。王世襄学识渊博,文物研究与鉴定造诣精深。尤其是对明式家具的研究,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曾多次应邀赴美、英等国及港台地区作关于家具、漆器、竹刻、文人趣味与工艺美术的报告、访谈等。据称,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非常关心王先生的健康和医疗,病重期间得到良好治疗和照顾。国务院参事室党组书记、主任陈进玉,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袁行霈等人,在王世襄患病期间多次前往探望,王世襄生前多次对领导同志的关怀表示感谢。王世襄去世后,陈进玉、袁行霈等人到其家中或以其他方式对王世襄先生的辞世表示哀悼,向家属转达温家宝总理和马凯国务委员等领导同志的慰问。遵照王世襄生前愿望及家属意愿,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家中不设灵堂。

  各方反应

  >>出版界 三联将推多部著作

  三联书店编辑、王世襄著作《锦灰三堆》责任编辑张琳女士说:“早在今年8月份我去看他时,他还处于昏迷状态。”张琳说,王世襄的去世可能与今年夏天他意外跌倒摔跤有关,“据说当时头部跌出血了,随后家人赶紧送到协和医院急救,进去后就不再出来。”张琳伤心地说。

  在张琳眼里,王世襄是个可爱、亲切、谦虚的老头,“记得王老在写《锦灰三堆》时,常常写到一定的篇幅后就邀请我们去他家‘指教’,他喜欢我们提意见,也渴望获得我们给他的鼓励。王老热情好客,每次去时,他都会拿出自己最爱的稻香村出品的枣泥饼和玫瑰饼招待我们,他时常认为现在好吃的东西不多了,就这两样还值得拿出来待客。”张琳说,在与王老的交往中,他对自己写的文章认真到自己和自己较劲的地步,“他每写一篇文章,必先在稿纸上写下初稿,修改誊写好后交给我们用电脑打印出来,然后再拿去反复斟酌、修改,直到满意为止。”张琳说。

  在三联书店另一位资深编辑张荷看来,王世襄是个博学而严谨的人,尤其是做学问时那种执着的精神值得后来者学习。“除了对漆器、家具、各种古玩精通外,还擅长书法与诗词,这样的人如今已经很难找了。”张荷说,生活中的王世襄对吃特别感兴趣,“我们在一块聊天时,他常常讲各种菜的做法,听得我都嘴馋了。可惜直到最后也没有吃上他做的菜。”张荷说。

  王世襄是三联书店的老作者,他的许多重要作品,如《锦灰堆》《自珍集》和《明式家具研究》等均在三联书店出版。据悉,三联书店近期还将出版《京城忆往》《忆往说趣》《谈古论艺》等多部王世襄的著作。

  设立王老图书专台

  得知王世襄去世后,三联韬奋图书中心立即设立了王世襄图书专台纪念刚刚过世的这位大家。专台陈列了王世襄的主要著作,专台上方的王世襄肖像系著名漫画家丁聪所绘。肖像上方两行打油诗“鄙貌不扬很难画,使我满意少办法。不怨画师艺不高,只怨天生不潇洒!”该打油诗是王世襄先前自嘲,下方“你怀里的蝈蝈,比你一生幸福温暖”是王世襄好友黄苗子的话。

  此外,北京图书大厦、王府井书店、中关村图书大厦等本市各大书店也计划今天在书店显眼位置设立王世襄图书专台。

  >>文化界 马未都追忆家常菜

  马未都颇为神伤:“夜深人静,我满脑子全是王老健步如飞、神采奕奕的影像,实在不能接受他远行这一事实。”马未都说,他与王世襄早年相识是因明式家具。“第一次捧见他的大著《明式家具珍赏》就兴冲冲地找到了他家。王先生的家中拥挤不堪,名贵的黄花梨、紫檀家具到处都是,全在日常使用状态。和王先生聊家具,王先生说这都是劫后余生,早年没地方睡时,还睡过大柜,别有一番天地。黄花梨方桌购于通县,仅五元,舍不得运输费,自己一手扶车把,一手扶桌腿,将桌扣在背上,骑车运回家的,因此获‘穷王’美称。”

  马未都念念不忘的是,他吃过王世襄老人炒的菜,“吃的是典型的北京家常菜,适口不腻”。马未都说,王老驾鹤,让他留恋的东西很多,“《明式家具研究》还可翻阅,但他的烹调手艺已成绝响”。

  舒乙:文化大家玩得精深

  在舒乙眼里,王世襄称得上是当今第一大“玩”家,“他玩得精深,玩得讲究,成了‘玩文化’的大专家。”舒乙说,他能把自己养的狼狗黑夜里放到深山里,让它与野狼交配生出一种杂交的狼;他喜欢打了獾子让人抬到城里招摇过市;他能叫秋虫在寒冷的冬季里发出比秋季还要悦耳的声音。“这就是他的青春,你能有他能玩?他恰恰是把自己少年、青年玩过的东西,到了老了就总结出来写成书。”舒乙说,王世襄散文《秋虫六忆》妙极了,写了许多我们所不知道的关于秋虫的事,颇具文学与学术价值。”舒乙感慨,王世襄在写这些小虫时把它们当人看待,写它们的好斗逞强,也写它们的温柔多情,特别是他笔锋一转,由斗蛐蛐看蛐蛐主人的品德,人心的良丑竟在那小小的罐子面前暴露无遗,暗含着许多以小喻大的机智和哲理。

  荣宏君欲编“抄家录”

  得知王世襄去世后,青年画家荣宏君忍着悲伤为王老写了挽联,“芳嘉园外,提笼架鸟,鞲鹰逐兔,挈狗捉獾,秋逗蟋蟀冬鸣虫,虽为玩物不丧志。俪松居内,北京鸽哨,清代匠作,明式家具,刻竹小言说葫芦,搜成巨著堆锦灰”。荣宏君表示,他将在12月4日的追思会上献上挽联。

  与此同时,荣宏君昨天还展示了他收藏的王世襄的信札以及当年王世襄交给上级的物品清单共二十余件。其中,在一封1976年2月8日写给王冶秋的信中,王世襄希望要回曾经属于自己的物品以做研究。荣宏君认为,这些资料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他计划将其整理成《风雨俪松居——王世襄文革抄家实录》出版。

  保护文物不为一己之私

  ——英国学者眼中的王世襄

  我们今天尊敬王世襄,不仅因他在漫长而多产的人生当中很注意吸收前人的成就,实际上,更是由于他表现了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性文化。这种现代性的文化形成于他出生的1914年前后的年代中。那一代的知识分子在重新评价一些文化传统的要素时,认为其价值受到文化与社会中保守主义因素的影响而被低估了。他们研究的范围中,包括白话小说、最早的书籍插图、建筑和环境史,以及中国科技传统的保护——其研究常常利用过去被忽视的工匠们口口相传的知识;还包括被前辈学人珍爱把玩、却罕有认真系统探讨的物质文化,那一代知识分子也决定填补这些空白。他们冀求将构建中国的过去作为构建中国的未来的途径。作为爱国者和国际主义者,他们又冀求在不低估其他文化的同时,给予中国文化更高的重视。王世襄的研究正应该置于这种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情境中来认识。

  他最为权威性的,也是使他蜚声国际的著作是有关中国家具史的。王世襄不仅用他多年的研究,也借助为国外所不了解的收藏鉴赏的传统,指出了家具的研究在中国现代性文化的创造中占据着重要的核心位置,它既尊重过去,同时也无保留地与国际大众分享过去。王世襄在家具研究方面所做的工作,应置于广阔的文化背景下来评价,这是一种对所有中国人的文化成就加以认同的情怀,在赞赏文人书画家和诗人外,他对剪纸、鸽哨的创造者也充满着钦佩。

  他一生的事业便围绕着保护文物、保存那些孕育了文物的文化实践而展开,那时他的工作和众多同胞精英一样,常受到干扰和极不公正的待遇。但千万不要弄错,他保护文物绝不是为了一己之私。一个真正的爱国者有信心认为中国文化遗产是值得全世界留存的珍宝,这种信心让王世襄对他所花费的时间和极为丰富的知识毫不吝啬。他认识到今天的成就只是明天的基础。

  本文作者柯律格Craig Clunas,由胡世平译。柯律格是中国美术史专家,曾在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负责管理中国文物,现任教牛津大学。他与王世襄相识多年,上世纪80年代,在英文刊物上发表介绍王老著作的文章。王老曾获荷兰克劳斯亲王奖。本文是荷兰克劳斯亲王基金会请柯律格撰写的介绍王世襄的文章,原题“灵感的共鸣与万物”。

  本报记者卜昌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