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业有专攻”,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理应是在官位干公事,在学校做学问,各念各的经。本届高校“名师”奖,“官”与“学”的比例如此悬殊,折射出在教育体制“行政化”情形下教师地位的尴尬。什么时候大量“名师”不再在乎戴“官帽”了,高校的行政人员回归专业服务的本职了,“培养杰出人才”也就有希望了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钱学森先生留给中国教育界的一个大大的问号。笔者以为,要解决这个难题,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要改革“行政化”的教育体制。
在今年教育部评选出的百名高等院校教学名师中,竟被发现有九成担任着各种行政职务,其中担任校级行政职务的占两成。这一“意外”的评选结果,更引起了社会各方对于“教育体制行政化”和高校“官本位”的讥评,也让我们更加明确地意识到解决“钱学森之问”的难度。
“当官不受欺负”
“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的主要奖励对象,是在高校长期从事基础课程教学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以鼓励教师们坚守教学第一线教书育人。然而今年评选出来那么多“戴官帽的名师”,是否大大有违设置这个奖的初衷呢?
笔者无意对本届获奖者的教学成果和学术水平说长道短,相信大多数是深受学生爱戴的“名师”。在今年的获奖者中,就有笔者的同学和熟悉的人,有的也有行政职务,但确是学养深厚、严肃正直的学者。虽然也有网友爆料,个别当选者差不多已经10年没有开过一门本科生课程。
官员与教授的职业换位,其实是正常的事情。有专心学术无意仕途的学者,也有大学教授加入政府担当公职的,亦有卸任公职后重返大学讲堂的。但理应是在官位干公事,在学校做学问,各念各的经。我们这里亦官亦学、跨界通吃的“两栖”,可谓当前社会转型期的一种特殊现象;而“官本位”出现在学校中,更有着教育体制“行政化”的特殊背景。
高校中的行政职位,如果从功能上认真计较,应是为教师和教学科研服务的工作;即便官员,按理也是公仆。但不少高校的“官本位”风气并不亚于社会,学术殿堂也充满了等级气息,连专为一线教师设的奖项,都成为拥有各种行政职务者的争夺对象。因为事实上,在高校只搞业务,没有行政上的一官半职,是很难争取到“资源”的。“无官一身轻”在今天的解读,不再是清高的自诩,而是无足轻重的贬词。笔者有一旧相识,已是教授、博导,仍一心要谋求单位的行政职务。问及原因,此君的回答倒也坦率,“当官不受欺负”。正因为学校是行政主导,行政领导掌握着教学、研究资源的分配权利,也就难怪许多人要趋之若鹜跻身其间了。
本届高校“名师”奖,“官”与“学”的比例如此悬殊,折射出在教育体制“行政化”情形下教师地位的尴尬。其中无非两种情况:一是行政领导挤占了本属一线教师的名额;二是教学一线优秀教师已大量“挤”进行政系列。第一种情况,不能说没有,但想来只是个别少数;更多的应还是“名师”戴“官帽”的情况。让优秀教师担任行政职务,往往被认为是对其教学和学术贡献的一种认可和奖励;而担任了行政职务,就能争取到更多利益和资源。这是当前高等教育的一个基本事实。
在上世纪80年代,一些著名专家学者再三要求取消他们的行政和社会兼职,让他们能够专注于自己的专业工作。现在,这种“迂阔”的声音早已消失,至少听不大到了。大家似乎对行政和社会兼职不仅不再厌烦,反而津津有味、乐此不疲。这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不能不深思!
教学科研“平质化”
“术业有专攻”,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任职行政,如果正经认真地干事,势必会影响专业的精进。但从“生存和发展”的角度说,高校行政系统不但掌握利益分配,而且掌握学术标准,进入其间自然比单打一地搞业务有利得多。这是两难选择。有不少教授兼任行政工作后,除了为自己“整合资源”,对服务他人只是应付了事,那就更加坏事。
更要关注的是,在“行政化”的教育体制下,采取违背学术规律的“数量指标化”管理,结果带来教学与研究成果的“平质化”。在这种“平质化”的评价体系下,某些行政领导利用手中资源组织些写手照样可以“硕果累累”,如此,何谈钱学森先生所说的“培养杰出人才”?
什么时候大量“名师”不再在乎戴“官帽”了,高校的行政人员回归专业服务的本职了,“培养杰出人才”也就有希望了。
王海光(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教授)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