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徒弟是旧戏班子的做派
周立波会不会是一个随时可能消失的文化现象?以赵本山为代表的“二人转”,有非常巨大的“刘老根舞台”,还培养了那么多徒弟;郭德纲有他的德云社,相声是仅次于“二人转”的曲艺形式。周立波的前景最不被看好。他出不去上海,在台上不停说两个多小时,这是他个人的才华,不是任何一个滑稽戏演员都能做到的。
而这些在周立波眼里都不是问题。
青年周末:周立波现象能持续多久,这是很多人都在问的一个问题。
周立波:我都不担心,大家更不用担心,艺术创作上我崇尚随遇而安,不会有那么多顾忌。
青年周末:有人说您把“胆儿大”当成噱头,拿领导人说事儿。您率先这么做了,所以成了焦点。长此以往呢?
周立波:用“敢”这个字已经不恰当了,敢只需要勇气,对吧?不理性不智慧。我是“会”,可以调侃南北文化,中西文化,但调侃本身意义是积极的,善意的,不带伤害的。我不会刻意拿什么当噱头,我想让你笑就一定可以,笑是我的手段,送达是我的目的。大凡曲艺演员都是以笑为终极目的。而我是用笑来达成我和观众的共鸣和反思。
就如《笑侃三十年》,我想达成的思想是,通过对往事的回忆,我们发现我们什么都没有失去,因为我们本来就一无所有。
青年周末:集体回忆是您涉及的一个重要题材。这些说尽了,您的生命力又在哪里?
周立波:怀疑我的人一定是不了解我的人,回忆是我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我在创作上的动力是很澎湃的,跑车级。我嘴里的段子,三个月以上就算老段子了。我的新作《我为财狂》,说了很多通过价值观、财富观、人生观、处事观聚集起来的生活智慧。我会告诉你怎么理财,为上海未来的房产走势定义。然后告诉你为什么会这样。
青年周末:靠什么来保持创作力?
周立波:阅读对我来说是生活的必需。我二十几岁就非常喜欢看书,这是我的常态,不是为了写段子才去做。
除了阅读,还有网络、朋友。我喜欢结交比我好的朋友。这不是势利。唱好戏交高人。和比你差的人交往可能你会居高临下,暂时得到愉悦,但浪费的是你的时间。我愿意永远做个学生。
青年周末:你的经历给你带来了什么?你下过海,经过商,出过国……
周立波:什么样的见识就有什么样的谈吐。我去了国外,生活了很多年,做了那么多生意,所以我在台上谈财经,下面很多是财经专业人士,我一点都不自卑,我充满自信。为什么?别人不会说周立波在瞎掰,别人会说周立波说出很多我们知道但说不清楚的东西。我用三分半时间把整个金融海啸全部说清楚了。
青年周末:孤军奋战,能支撑多久呢?
周立波:海派清口元年是在2006年12月,还在创立阶段。海派清口没有了,除非是新闻没有了,时事没有了。可能吗?不可能。
我个人是非常反感收徒弟的,这让我马上想起那个旧戏班子。我不属于这类人,也不好这一口,如果有人叫我师傅我会恶心。我会找志同道合的同仁,但必须是有故事的人。比方说姚明说我不想打球了,想说海派清口,那我一定教他。
我也没有去想过继承问题。一百年前没有周立波,但一百年以后上海人知道曾经有个周立波,这我就满足了。
◎文/本报记者 颜雪岭 ◎摄影/本报记者 吕家佐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