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4000万到1700万,坐上火箭的“阿童木”重重地跌到了地上——
观察:“阿童木”票房大缩水 电影票房水分有多大?
日前,关于电影《阿童木》虚报票房的报道频频见诸媒体。出品方北京光线影业向媒体公布的4000万元首周末票房,一度让中国观众惊呼阿童木“坐上了火箭”。然而,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在《中国电影报》随后公布的官方权威票房统计数据中,该片首周末票房竟缩水到1700万元。一片质疑声中,“业内人士”一句“国内电影票房八成注水”,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11月19日上午,光线影业在新浪网上公开发表道歉信,承认票房虚报。然而,此次虚报事件还只是冰山一角。中国电影票房统计机制中,还存在更大“黑洞”。
夸大票房的情况确实存在,目前还没有行政管理措施
在北京光线影业的公开致歉信中,夸大虚报的票房统计被归咎于影片出品方对影片的信心和过高预期。
电影《阿童木》10月22日(周四)开始在部分城市点映,23日正式上映。光线影业表示,周日对全国部分影院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影片上映至周六当天,全国多家主流影院的当日票房均达到了10万元,观众口碑较好,符合出品方最初的市场预期。“我们乐观地推测周日的票房仍将随着口碑的传播继续增长。于是,根据上述影院以往在全国票房中所占的大致比例,我们过于乐观地估计了首周末三天的总票房将达到或接近4000万元。”
光线影业总裁张昭表示,由于全国总票房的数据要在周一晚上才能经各院线上报并统计完毕,为了保证周一早晨能在媒体上报道周末票房数据用以宣传影片,片方根据推测向媒体公布了4000万的首周末票房数据。然而,影片首周末票房远远低于片方预期。“为了维护影片的形象,我们并未及时纠正对媒体公布的上述预测票房数据,以致给公众造成误导。”
虚报事件不仅没让阿童木“坐上火箭”,反而让光线影业碰了一鼻子灰,更引发了媒体对既往许多电影票房的质疑。这其中,包括中国电影界引以为傲的票房大赢家《赤壁》、《投名状》、《无极》、《长江七号》等。一时间,不少媒体甚至指出,虚报票房已经成为电影行业的“潜规则”。
“票房统计是衡量电影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之一。”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毛羽说,“必须追求票房统计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他表示,目前国内一些电影制片方或发行方,为了追求影片的市场效益,吸引更多观众花钱买票进电影院,人为夸大票房或有意提高影片市场预期的情况确实存在。
但他同时表示,针对夸大虚报票房这一问题,目前还没有行政措施进行管理,更多地依赖于片方的道德自律。“我们呼吁社会各界对这一问题的监督力度,促进电影市场的规范化。”
“缩水”比“注水”更严重,偷漏瞒报才是更大的“黑洞”
“在电影票房统计工作中,最突出的问题不是媒体所说的票房‘注水’虚高,而是票房统计还不够全面,出现统计票房小于实际票房的现象。”毛羽说。
在美国、香港等成熟的电影市场,权威准确的电影票房数据每周一次,甚至每日公布一次。但目前我国电影票房数据却只能通过电影局下属的《中国电影报》每周公布一次,且仅限于全国排名前50名影院和前10名院线的观众人次、放映场和票房。由于该数据主要由市场评论人员通过计算机售票系统统计的数据作为基数进行分析得出,因而也主要提供给行业从业人员进行参考,还不足以作为权威数据发布。在美国发展得颇为成熟的第三方统计机构的介入机制,在中国也尚未出现。
我国电影市场目前由一级市场、二级市场和农村市场三部分构成。一级市场是指加入城市主流电影院线的影院所覆盖的电影市场,截至2009年11月18日,加入城市主流院线的影院有1626家,共4464块银幕;二级市场是指全国城镇一级市场以外的电影市场,包括社区、学校、厂矿、军队等能够放映电影的礼堂、俱乐部等放映场所覆盖的电影市场,这些放映单位没有加入院线,也没有安装计算机售票系统,以租片放映或者买断地区发行权然后组织放映为主;农村市场主要通过国家农村电影放映工程进行放映。
据了解,目前我国的电影票房统计主要依靠计算机售票系统完成,数据由电影院线公司负责按月报送,涵盖三个市场层级的票房。然而,部分一级市场的影院尽管安装了计算机售票系统,但由于影院规模不大、位置偏远、经营不善等因素,不少都处于不正常经营状态。目前的计算机售票系统终端显示,当前1600余家影院中,有数据上报的影院不到900家。据此,毛羽表示,计算机售票系统统计的票房要比一级市场的实际票房低10%左右。二级市场、农村市场和主流院线内没有安装计算机售票系统的影院,仍然以手工统计上报为主,导致票房无法正常上报。
此外,对院线和影院来说,票房不仅是与影片制片方、发行方分账的依据,也是上缴国家5%电影专项资金和3.3%营业税的依据。这意味着,上报的票房越高,院线和影院上缴的税费越多,给片方的分成也越多。“因此,这些年为了规范市场,我们主抓的不是高报票房现象,而是一些影院存在的偷漏瞒报票房现象。”毛羽说。
发行方“蹲点”监票,统计机制还不完善
为了防止票房通过结构票价、手工撕票、团体场不通过计算机出票等渠道流失,最大程度地减少电影票房的偷漏瞒报现象,近几年,不少影片发行方都派人到全国各地影院监督票房。
据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长谷国庆介绍,为了使票房得到更加真实的反映,去年华夏公司派往全国各地的监票人员多达332名。2009年,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快速发展,该公司的监票人员已增加到556名。同样,国内电影产业的排头兵——中影集团也在全国各地拥有500余名监票人员组成的庞大队伍。“即使这样,我们仍然感到监票力度不够,”谷国庆说,“眼下就是大片云集的贺岁档,为了减少票房流失,公司所有人员都将倾巢出动,到监票第一线蹲点。”
尽管如此,与健全有效的票房统计机制相比,蹲点监票仍然显得被动。
据介绍,负责计算机售票系统开发的国家电影专项资金办公室,今年已针对原有计算机售票系统开发了升级软件,将数字认证技术应用到系统管理中,基本实现了对影院售票情况的实时监控。升级后的软件已在北京65家影院中开始试运行。下一步,广电总局电影局将采取行政手段推动这一系统的广泛应用,未安装计算机售票系统的电影院将被禁止放映分账影片。
自1986年电影局由文化部划归当时的广电部之后,地方电影管理工作仍然归属于各级文化主管部门,上下脱节的管理体制造成了电影行业的严重“营养不良”。2008年底下发的《关于进一步理顺地方电影管理体制的通知》,将地方各级文化行政部门承担的电影发行放映管理职责和相关的机构编制、设施设备等划归地方各级广电行政部门,从此结束了电影行政管理“上下错位”,电影产业链上下游分割22年的历史局面。毛羽表示,体制的理顺,为电影二级市场和农村市场的票房统计工作健全了统计渠道,更加有利于电影票房的公开、透明、真实、可靠。
毛羽强调:“目前我国电影产业各项工作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电影票房统计的技术手段和市场基础还不够成熟,需要付出的努力还有很多。”但他同时表示,电影局每年公布的全国总票房以及部分影片的票房数据,是经过多方严格统计而得出的,代表了电影行业的真实发展现状。记者 刘阳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