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读者说“看了图书腰封上的宣传语,就买下了书,结果回家打开一看就后悔。”这让我想起了小说《寻人启事》腰封上曾印了这样的文字:“谁说王朔不可超越,后痞子时代已经到来!”,颇有些慑人的气势,但后来作者却表示,他个人坚决反对腰封猖狂这种现象,如果自己的书再版时会要求出版方更换这种夸张的腰封……
腰封,是上世纪90 年代从日本传入我国的,目前在图书出版、图书装帧中已成风尚。作为图书的附属品,好的“腰封”是图书装帧艺术设计的一部分,再加以对书籍内容介绍的简洁精巧灵动,不仅可以方便读者选购图书,而且还成为书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日本著名畅销书推手井狩春男曾说:“书腰制作在于吊人胃口。”而这句话,现在,正在成为一些出版商、图书策划者、出版人以及著者的必修课。结果,现在这个“腰封”已经愈来愈脱离开图书文化艺术的设计范畴,而逐渐变成了一种图书商业营销的工具,一种炒作的手段,一种赤裸裸的商业招牌……
5年未出新书的余秋雨,出版了新作《问学余秋雨》,其腰封上写道:“古有三千弟子《论语》孔夫子,今有北大学生《问学》余秋雨。”虽然这么说似乎并无不可,但却令人不免有些替作者汗颜的味道。刚刚获得人民文学长篇小说大奖的《一句顶一万句》,固然不错,但封腰上赫然印着的“中国人的千年孤独”,内里的宣传更是将该书和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和世界名著《百年孤独》相类比,这种自吹自擂式的介绍令人接受起来还真有些勉为其难。而阎连科的《我与父辈》,腰封的推荐词则更为夸张:“万人签名联合推荐,2009年最感人的大书,最让世界震撼的中国作家阎连科,锥心泣血的文字,千万读者为之动容,创预售销量奇迹,超越《小团圆》。”则是赤裸裸的叫卖和吆喝了。
面对如此华而不实、大而无当的“腰封”,就连作者自己都直呼“过了”,指责出版商用心不轨,目光短浅,要求出版商更换腰封。其实作为读者的无法接受,并不在于作品有多差,而源自这样的文字令人产生一种心理上的厌烦——明明是肥皂剧的本质,却要打着好莱坞史诗来卖,实在不厚道。可以说,对于这种图书“腰封”的泛滥现象,一些作家、评论家和读者,已经到了十分反感、深恶痛绝的地步,而称之的“妖封”。而这纷纷扰扰五花八门的腰封热,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今文化界的浮躁之风已经甚嚣尘上,文化因与商业搅作一团而愈发显得不伦不类,这对于众多爱好读书的人来说,不啻为一种阅读灾难。
英国著名作家查尔斯·兰姆在《读书漫谈》(《伊利亚随笔选》,三联书店出版)中说到他的读书经验:有一些东西,虽然有书的外表,但却不能把它们当作书看,每当看到那些披着书籍外衣的东西高踞在书架之上,我就禁不住怒火中烧,它们是一些衣冠楚楚的欺世盗名之辈。如果作品本身脍炙人口,它的外表如何并不重要,从某些方面说,愈是好书,对于装帧的要求就愈低。把一部莎士比亚或弥尔顿的作品打扮得花花绿绿,则是一种纨绔子弟习气……
有调查显示,“九成中国人不会读书”,这固然与人们的生活节奏、生活方式有关,但更多的也是这种所谓“现代阅读方式”对读者的一种误导。这种华而不实、夸大其辞、背弃阅读灵魂的正在出版界、读书界产生恶劣影响的所谓的图书“腰封”,不也是我们不会读书的一种表现吗?我期待能够早日还文化界一片净土,让书者有其乐,读者乐其书的那种曾经纯粹而美好的阅读方式尽快回归。(许民彤)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