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翎:要成就好的文学,就要放弃舒适和习惯——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张翎:要成就好的文学,就要放弃舒适和习惯
2009年11月17日 11:22 来源:南方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11月12日,国内首个以华侨文学为主题的文学大奖在中山揭晓,洛夫、严歌苓等19位海内外作家分别夺得最佳作品奖、优秀作品奖等奖项。其中,加拿大华裔作家张翎凭借长篇小说《金山》,摘得华侨文学奖评委会特别奖,成为当晚的最大赢家。

  张翎在领奖词中称,感谢她的中国经验和加拿大经验,张翎认为,在母国和他国的生活,成就了《金山》这本书。在48万字的《金山》中,张翎以广东开平一个方姓家族的兴衰为基线,反映加拿大早期华人背井离乡,“劳作受苦,屈辱地死或者坚韧地生息”的百年沧桑。在获奖之后,张翎称,“这段历史更应该由岭南人来写,毕竟我这个岭南之外的人来写,总有点隔靴挠痒的感觉”。

  要成就好的文学,就要放弃舒适和习惯

  南方都市报:你似乎一直认为自己是“国内国外两边都不入流的作家”,这次得到这个大奖,有怎样的感想?

  张翎:我认为设立华侨文学奖比最终是谁得这个奖要重要得多。华侨文学奖所选择的1949年至今60年的文学,是一部沉甸甸的历史,有海外几代人的艰辛写作,其中也有一些很有名的名字,比如白先勇、聂华苓,与我同代的有北岛、严歌苓、虹影。我个人作为这个群体的一部分,得到这个奖感到很荣幸,但我认为这个奖不是给我个人的,是给一群人的,这群人相比国内作家而言,不太好归类,他们背景复杂,漂散离家,他们用笔记录下了离开母国后的痕迹。

  南方都市报:华侨文学奖界定的“华侨文学”,是华侨所写的作品和写华侨的作品,你对“华侨文学”这一概念是怎么认识的?

  张翎:华侨文学应该是指不在母国居住,但又书写关于母国故事的文学。华侨文学或华人文学的概念,有一定的限定性,现在海外的很多大学的文学系就开设了一门“离散文学”的课程,它不是母体的一部分,但又是从母体分散出来的,这个概念的包容性更强。这类课程越来越热门,我认为热门的原因就两个,一是移民潮已是全球的大趋势,二是移民文学在世界文学版图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

  从库切、莱辛到米勒,他们都有一个特性,就是都不在母国居住, 是在母国之外书写母国。现在已经不是狄更斯时代,写作者走不出狭小的家园,今年推到世界文学最前沿的作家,或者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他们的一致性实际上就在于鼓励人类跳出人类习惯了的任何东西,离开熟悉的母国,摆脱感到舒适的母语,放弃易于驾驭的文体,我们也可以看出,诺贝尔文学奖的主旨实际上就在于跳出原先设置的藩篱,鼓励探险精神。

  走远一点,看到的就是一个整体

  南方都市报:海外有为数不少的坚持以中文写作的作家,你认为他们对于中文写作的贡献可能在哪里?

  张翎:华侨文学为中文写作提供了一个不同的视野,正是因为离开了故土,让他们对故土有了一段理性的距离。小时候我学过画,会对美术很敏感,我注意到在罗浮宫参观,近距离看油画,看到的都是班驳的痕迹,但走远一点,看到的就是一个整体,尽管失去了对局部的把握,但是整体反而更清晰了。究竟这是优点还是弱点,也许两者皆是,我对一切过于接近自己的东西总是心存疑虑。

  移居海外的作家,是无法定义、无法归类、无法下标签的一群人,他们的存在,丰富了中国文学的版图,我认为伟大的东西一定是包容的,排它的文学不具备成为伟大文学的潜质,中国文学应该拥有博大的胸襟。

  南方都市报:流亡文学应该也是属于移民文学中很重要的一支,你是怎样看流亡作家这一特殊群体?

  张翎:我比较喜欢离散文学这个提法,它包容进去了很多不同状态的人。我就绝对不是流亡的那一种,而是因为对外面世界的好奇驱使我走出国门。因为经济的原因出去,也是一种放逐,我和严歌苓以及更多的作家并不是被某种力量强迫而出走的,而是怀有好奇心,使我们走出去。

  如果我不写,这段历史就可能被遗忘

  南方都市报:谈谈你这次获奖的《金山》。在此之前,对于华工的认识实际上很粗略的,概念化的,通过查找华工资料和实地踏访,你对华工的认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张翎:在加拿大国家及省市的档案馆中收集了早年华工的许多珍贵史料,查阅了许多学术历史专著,发现比较遗憾的是华工历史中,关于华工的中文资料和口述历史是非常缺失的,大量的英文资料提供了非常珍贵的视角,国内学者由于语言和资源的原因不一定看得到,我接触到这个题材后,非常想为历史做点事情。在资料查找中,完全颠覆了我原先对华工的了解。我们讲到华工,都是对欧美的义愤填膺、血海深仇,我们用简单的概念遮蔽了底下的真相。我就觉得自己应该从中提出问题,现在是海平面上冒出一个大气泡,如果只是研究气泡,当然可以,但是应当更为深入地了解华工现象,比如深入进去研究和发现更为丰富的历史。

  南方都市报:你在写《金山》时,是否遇到困难?

  张翎:我不是多产的作家,瓶颈很少出现,但是在细节的考察上,给我的写作带来了阻碍。当我急切地想把故事往前推时,可是脑子里老是有石头挡住我的路,比如点灯,我要弄清楚电是什么时候在北美广泛使用的;开枪,很简单,但是20世纪初的广东碉楼里使用的是什么枪支,可以连发多少颗子弹。写这个题材,我是在做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但是我不写,可能这段历史就被遗忘了。其实,这段历史更应该由岭南人来写,毕竟我这个岭南之外的人来写,总有点隔靴挠痒的感觉。(南方都市报 记者 钟刚 实习生 潘惠文)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