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自嘲被老美"下套儿" 友人称"不是坏小子"——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韩寒自嘲被老美"下套儿" 友人称"不是坏小子"
2009年11月16日 13:58 来源:青年周末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最新一期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聚焦中国文坛80后作家——韩寒。《时代》刊登的这篇文章的标题把韩寒定义为“中国文坛的坏小子”。

  面对以上这个称号,韩寒并不“感冒”。在接受本报采访时,他直言“事实上,我连中国文坛的门都还进不了”,并暗指《时代》的采访在给他“下套儿”。

  当记者采访韩寒圈内友人时,被告知:韩寒是一个没有圈子的人,更不是一个坏小子。

  韩寒缘何登上美国《时代》

  在这篇《时代》周刊的文章中,韩寒看起来很“狂”。

  当《时代》记者要他评价自己作品时,韩寒回答:“如果你太谦虚,大家不把你当回事,但如果你自视过高,你也没有什么好处。”“那如何评价其他作家呢?”该记者继续追问。韩寒只是说:“美国读者应该不会对中国文学有兴趣,而我也不会对美国文学感兴趣。”然后他依然诚实地表示,他已经七八年不读小说了,只看杂志,“因为我认为我已经读够了。”

  11月7日,记者联系到了这篇文章的作者之一杰西·江(JessieJiang),问及《时代》为何会关注韩寒,江小姐对《青年周末》记者说:“《时代》早在2004年就关注中国80后的青年作家,当时就包括韩寒。”

  记者查到《时代》周刊亚洲版曾在2004年关注过韩寒等四位中国的“80后”,而且他们都被该杂志贴上了“另类”的标签。那次成为封面人物的是北京少女作家春树。不过,美国人对韩寒的关注度似乎正在升级。

  “韩寒给我的最大印象就是特别聪明、特别幽默。”杰西·江说今年7月份就已经开始采访韩寒了,而且为完成这篇报道,杰西·江采访了韩寒两次。

  “两次采访都是在北京,有一次他刚好参加北京的一个赛车比赛。在采访前也没跟他过多地商讨文章的主题,他很欣然地接受了我们的采访。”《时代》这次之所以会选中韩寒,按杰西·江的话来说就是:“我们就是想做一个中国文坛的代表人物,采访他会有很多故事可以写。韩寒很另类,所以给他定义为‘坏小子’。这群年轻作家才华横溢、思想新潮,已经成为中国文坛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上世纪荣登美国本土版《时代》周刊的中国文艺界人士好像只有章子怡一个人。而这个世纪以来,上过《时代》周刊亚洲版封面的中国名人则不少,他们几乎都是清一色的文艺界、娱乐界或体育界的明星。不管怎么说,鉴于《时代》周刊的权威性和巨大影响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其所推介的人物都是中国社会转型的风向标,也是代表时代变迁的重要符号。例如,2005年10月10日登上亚洲版封面的李宇春,可以看为普通社会个体同样可以凭借个性和实力而猛然崛起,并且获得社会认知和认同的标志。” 一位评论家也分析了韩寒这次能登上《时代》的原因。

  韩寒:我连中国文坛的门都进不了

  前一阵,韩寒在接受《南都周刊》的采访时刚刚用“我和郭敬明性别不同”调侃了郭敬明,如今,美国人却把韩寒定位在了中性。《时代》周刊登出的这篇文章中这样写道:“韩寒的装扮,属于中性一类。”

  该报道中还引用了一位哥伦比亚大学比较文学教授的话来评价韩寒这种游刃有余的反叛性,大致意思是:“人们都以为韩寒他用犀利的文字评判中国的政府和制度针砭时弊,事实上他不是,相反的,他只是乐意以杂文的渠道为同龄人抒写心中的不满”。该教授还分析了韩寒的心理:“给我足够的自由做我喜欢的事情,我则不会对你的政权构成任何的威胁。”

  面对《时代》对韩寒的评价,韩寒自己有话要说。11月8日,关于《时代》的报道,韩寒给本报记者回复了邮件。

  青年周末:美国《时代》周刊用“中国文坛坏小子”定义你,你怎么看这个称呼?是否认可?

  韩寒:这个是他们自己想的,事实上,我连中国文坛的门都还进不了。

  青年周末:《时代》周刊一直对中国文坛颇为关注,然而,真正纳入其视野的中国作家并不多。你有没有想过《时代》为什么会关注到你?你到底“坏”在哪?

  韩寒:我并不认为《时代》周刊做了一两页的采访就叫作关注,事实上,他们也只是觉得有趣而已。

  青年周末:在《时代》这篇文章中,把中性打扮的标签贴在了你身上,之前在接受《南都周刊》时你说过你跟郭性别不同,但这次老美把你归为了中性人……

  韩寒:这就是我不喜欢接受外媒采访的原因,第一是很浪费时间,采访一次等于要双倍的时间,第二是有的时候他们完全不了解和不理解你。我当天在参加全国汽车拉力锦标赛北京站,可能我们车队的赛车服是橙色的,所以他们觉得这是中性打扮,他们要是去采法拉利车队的舒马赫,人家赛服是红的,他们还不得说舒马赫是女性打扮的啊。

  青年周末:你如何看待哥伦比亚大学比较文学教授对你的评价?

  韩寒:这就是我不太喜欢外媒采访的原因的另外一个,事实上,我认为所有的外媒从骨子里是看不起中国人的。他们往往已经想好了自己的所有观点,甚至在采访前文章就已经差不多构思好了,无论你说什么,他们只需要给你做一个简介,然后把你往人家的文章里一套就好了。

  当然,我不认为这位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看过我的文章,这点上国内外的教授都是有一拼的。因为他们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所以他们有一个万能的句式可以套,这些句式看上去都比较有道理,比较深刻,但其实是一个白搭而已,他可以把其中“韩寒”两个字换成任何人,这点他忽悠他的博士学生们可以,忽悠我还嫩了点。

  “80后”这一代人是压力巨大的,没有什么快活可言,现实的社会和巨高的房价消解了他们的理想,但事实上,他们是开始慢慢觉醒的一代,因为资讯的发达是从这一代开始的,他们也是社会素质最高的一代,很多中国人的传统陋习从他们身上开始消失。他们其实已经不相信以前的很多东西。他们没有信仰,这是一件天大的好事,没有信仰一定好过有着错误的信仰,而他们终究建立自己的信仰。这点是最重要的,我希望我所在的国家在不流血不自相残杀中变得越来越合理。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保持国力,要不然以后拿什么和美国比,对不?

  青年周末:有人说,当年那个前途未卜的小文青,已经成长为中国最有号召力的公共知识分子之一,始终不吝于站在别人的对立面。你怎么看待别人封你为“公共知识分子”这个称号?

  韩寒:公共知识分子和公共厕所有时候是一样的,供人临时发泄,泄完了还不打扫,并且必须是免费的,你要是收五毛钱草纸费就还得踹你两脚墙。一个城市如果没有公共厕所,那么很多人只能在街上拉屎了。所以这个角色有时候其实很可悲的。但是,如果整个城市的人,哪怕家里有卫生间的人都来这个公共厕所大便,那么这个社会也许是乐观的。

  青年周末:你到底给中国文坛带来了什么不一样的东西?

  韩寒:我给中国文坛带来的不一样的东西是,原来运动员也能写文章的。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