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版韩寒”实话实说《我们台湾这些年》——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台湾版韩寒”实话实说《我们台湾这些年》
2009年11月12日 15:35 来源:中国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以往读台湾,有柏杨、李敖,有余光中、琼瑶,再后来是龙应台、张大春,所以冷不丁有个年轻后生蹦出来,总觉得有点不适应。但是想想,这么多年来,也应该通过一位年轻作家的视觉,来重新看一下台湾了。所以,在阅读廖信忠所著的《我们台湾这些年》的时候,心中一直抱有好奇。

  廖信忠可以称为台湾版的韩寒,从书的开篇,就流露出了他对时事和政治的敏感性,不过他没韩寒那么犀利和快意,言词中带有台湾人特有的审视、冷静和幽默等特征,可以让人想象这是一个外表温和、内心却有主见的青年。作为一名台湾70后,廖信忠是幸运的,他的书进入内地,势必会为两岸文化与思想的交流和沟通吹来一股新风。

  读《我们台湾这些年》,不禁想到去年曾在两岸三地引起强烈反响的电影《海角七号》,书和电影具备类似的叙事节奏和语感,轻巧、自然而引人入胜。这种融入了自己的回忆和人生经验的写作,无形中拉近了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距离,阅读过程因而具备了一种对谈感,不同记忆、不同视角、甚至不同观念在同一件事物身上发生碰撞时,你会时时产生这样的感慨:哦,原来这些年我们是这么过来的,原来这些年他们是那么过来的。

  对于台湾政治事件的关注似乎从作者出生时就与他如影追随,20世纪70年代,台湾社会反对国民党的声音越来越强烈,但国民党仍无视民众呼声,导致风波不断,廖信忠就是在这种社会氛围下出生的。3岁的时候,震惊全台的“王幸男邮包爆炸案”中的王幸男,就和廖信忠的父亲在同一个药厂,因为不满台湾政治情势,邮寄包裹炸伤了台湾省“主席”谢东闵……这个事件让廖信忠的父亲开始对国民党反感,也影响了廖信忠。

  从1978年的蒋经国继任,到1987年台湾宣布“反攻大陆”无望,再到2006年“红衫军”倒扁,作者用接近全书一半的篇幅,叙述了各种政治事件对台湾社会、家庭以及对他个人的影响,借助作者的梳理,我们也可以重新观察一下这二三十年来台湾政坛上的风风雨雨。比较有趣的是,在以编年体为写作形式的框架下,作者一边记录政治、描绘社会,一边叙述自己的成长:他上小学了,在课本里学习“蒋公的故事”;圆山动物园搬家,台湾“民进党”成立;蒋经国去世,《爱拼才会赢》风靡台湾;尹清枫命案发生那一年,他上国四班,迈克尔·杰克逊在台北开演唱会……作者的经历,完全可以用“政治陪伴我青春成长”来形容。

  对于政治的敏感性以及自小养成的洞察力,让这本日记风格的书,充分体现出作者对事物进行深入判断的能力,他对时事、社会以及政治话题的点评,颇有点继承了台湾前辈文人嬉笑怒骂的风骨的意思,只是气势没有那么张扬了,眼界的开阔以及对自身的把握,让廖信忠成为有主见、有辨别能力、有长远眼光的新一代台湾人。2007年他到上海工作的时候,已经像在台北、高雄那样自由自在了。此外,和所有年轻人一样,廖信忠对娱乐的记忆也非常深刻,书中关于琼瑶剧播出、小虎队走红、《泰坦尼克号》上映等重大娱乐事件的描绘,相信会引起不少读者的共鸣。

  翻阅《我们台湾这些年》,如同跟随一个台湾向导走完了一段怀旧之旅,有回忆,有感慨,有赞叹,也有愤怒……当然,读这本书的收获除了对台湾有了不同的认识之外,也借助作者对台湾民众的生存与生活、命运与情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因为血浓于水的血缘关系,这份认识和理解也多了一份暖意。

  文/韩浩月

  (《我们台湾这些年》,廖信忠 著,重庆出版社2009年11月出版,定价29.8)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