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千年蜀道申遗条件比京杭大运河还要好——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专家:千年蜀道申遗条件比京杭大运河还要好
2009年11月12日 09:28 来源:四川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古蜀道,跨越川、陕、甘三省11市

  ●古蜀道是保存至今的人类最早的大型交通遗存,比古罗马大道还早,不仅是中国唯一,也是世界唯一

  ●古蜀道不是一条简单的交通要道,更是区域文化的纽带,是自然人文共生的标本,是蜀人不畏艰险、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象征

  “中国古蜀道具有世界遗产价值,应将蜀道申报世界文化线路遗产加以保护。”昨日,在“2009中国蜀道·广元国际论坛”上,中外专家纷纷发言,力挺古蜀道申遗。古蜀道有可能列入第三批世界文化线路遗产预备名单。

  9名权威专家力挺申遗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广元境内的古蜀道让文物保护专家十分揪心。一支7人考察队进入广元,徒步调研古蜀道受损情况。考察结果令人震惊,古蜀道广元段保存得较为完好。今年1月,由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十多所高校专家教授组成的联合调研团队再赴广元,分成6个课题组进行深入考察,3月份提出了古蜀道沿线城市联合申遗的建议,立即获得了广元及其他城市的认同。7月28日,郑孝燮、罗哲文、阮仪三、刘魁立、谢凝高、舒乙、葛剑雄、郑时龄、王景惠9名专家联合发出《关于中国蜀道文化线路整体保护及联合申遗的公开信》。

  古蜀道堪称我国最早“林阴道”

  据建设部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阮仪三介绍,相较于大家耳熟能详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线路遗产则有些新鲜。1994年,西班牙马德里召开的文化线路世界遗产专家会议上,与会者一致认为应将“路线作为我们文化遗产的一部分”,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文化线路”的概念。它的主要对象是道路、河流等实体存在的交通线路。从此,文化遗产的内涵和外延得到进一步拓展,保护对象由遗产本体扩展到周边环境、视线走廊,遗产的规模由点状发展到线状和面状,遗产类型由静态向动态和活态发展。

  阮教授介绍,《文化线路宪章》在全世界共有60多个缔约国,已经确认了30多条文化线路以备推荐给世界遗产委员会,但截至目前,只有西班牙申报的路线申遗成功。因此申遗具有极高的门槛,而唯一性和完整性是不可或缺的硬指标。

  “既为遗产,必须要体现一个‘古’字”,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主任谢凝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古蜀道以青石铺路,松柏夹道,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林阴道”,历时两千多年,道路和树木没有遭到人为的干扰和破坏,十分难得。尤其是翠云廊上的古老柏树令人震撼,其规模和保存的完整性世间罕有,因此,时间古老、路线绵长、保存完整这三个特征,在古蜀道上得到了集中的体现。而建设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郑孝燮激动之情溢于言表:“翠云廊世所罕见,独一无二。”

  申遗条件比京杭大运河还好

  据了解,世界遗产委员会收到的30多个备选项目中,包含有中国的丝绸之路和京杭大运河,古蜀道无疑是“后起之秀”,在昨日论坛上,专家们一语惊人,“古蜀道申遗的条件比京杭大运河还要好”。

  “我是巴蜀儿女,我想骑着小毛驴,像陆游一样重走古道。”今年86岁的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罗哲文老先生,对古蜀道情有独钟,他的“偏爱”是有理由的:首先,西南地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两千多年前,秦始皇修建古蜀道,最终促成了这一地区的民族融合,因此古蜀道是民族融合的一个见证;第二,它是中华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通道;第三,它是多民族文化交流的金光大道。这条路承载的历史文化太厚重了,其价值还有待大力挖掘。

  罗老说,大运河是水路,古蜀道是旱路,一东一西遥相呼应,但古蜀道申遗的条件更好。比如丝绸之路的申遗工作已进行了20多年,但它跨越多个国家,且很多地段已经消失,调查耗时长、难度大,京杭大运河流经七省,考察研究也是一项十分庞杂的系统工程,古蜀道跨越川、陕、甘三省11市,跨度不大,相对集中。

  郑孝燮教授认为,古蜀道完全有资格进入第三批世界文化线路遗产预备名单,“像大运河,其他国家可能也有,但古蜀道,世间仅此一条”。谢凝高教授说,申遗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很多地方为此花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像杭州西湖短短几年时间就花费了数亿的资金,而古蜀道的遗存条件非常好,不需要大动干戈,综合这些因素,古蜀道还具备后发优势。

  古蜀道该如何申遗?罗哲文说,丝绸之路和大运河的申报工作走在前面,积累了一些经验,比如京杭大运河的保护和申遗,曾有58位政协委员联名提案,对申遗工作有很大的促进,古蜀道也可以走这条路,他准备回去后向全国政协进言,推动这项工作的开展。(成都商报 实习记者 谢颖 王明平)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