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刚逝世:“口述历史”第一人远矣(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唐德刚逝世:“口述历史”第一人远矣(图)
2009年11月11日 13:12 来源:南都周刊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身为中国近代史大家,唐德刚是华裔史学家中口述史的主要推动人物。
    唐德刚先生是胡适先生的弟子,也是知交好友,在他家客厅墙上,一直悬挂着胡适当年题赠给唐氏夫妇的条幅。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他是胡适的弟子,又受张学良的赏识,更创立了能够解释中国社会转型规律的“历史三峡”理论。在生活中,唐德刚先生风趣幽默,随和通达;在口述史研究领域中的那个唐德刚,又是严谨平实、独树一帜的学者。

  唐德刚,1920年生于安徽合肥,十多岁即已圈点过一遍《资治通鉴》。1939年秋考入重庆国立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南京大学)历史学系,1948年赴美留学,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72年受聘为纽约市立大学教授,后兼任系主任12年。   

  身为中国近代史大家,唐德刚是华裔史学家中口述史的主要推动人物。著有《李宗仁回忆录》、《胡适口述自传》、《顾维钧回忆录》、《晚清七十年》、《张学良 口述历史》《袁氏当国》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唐德刚作品集六册。除此之外,他还撰有小说《战争与爱情》,被文学史家夏志清称为“别树一帜的散文 家”。

  当地时间10月26日晚,美国旧金山的一所普通寓所。89岁高龄的唐德刚看起来胃口不错,在喝了大半碗的西洋参炖鸡汤后,又“消灭”了一块鸡肉。之后,他静 静坐在客厅的电视前,半睡半醒,不觉已到夜间11点。保姆将他推进卧室后,觉得情况反常,随后发现其心脏已停止了跳动。

  他是胡适的弟子,又受张学良的赏识,更创立了能够解释中国社会转型规律的“历史三峡”理论。在生活中,唐德刚先生风趣幽默,随和通达;在口述史研究领域中的那个唐德刚,又是严谨平实、独树一帜的学者。

  南都周刊记者·张守刚 北京报道

  这位中国现代口述史的开山学者,就此安然离世。

  “他病了很多年了,一直坐轮椅,肾功能面临衰竭。”30日凌晨,唐德刚的夫人吴昭文通过电话对本刊记者说:“我们都不知道他哪天走,但心里多少有些准备。”

  今年5月初,唐德刚夫妇刚从美国东海岸的纽约迁至西海岸的旧金山,这边的亲友并不多。家人商定,11月7日将在当地的佛光山为他举行一场诵经仪式。随后,遵照他的生前愿望,骨灰撒入太平洋。

  胡适最失意时代的门生

  “一提到口述历史,就要提到哥伦比亚大学,一提到哥伦比亚大学,就必说唐德刚。”近年关注口述历史研究的学者丁东对记者表示。得知唐德刚逝世的消息后,众多国内史学界纷纷寄托哀思,尤其突出其作为中国现代口述史奠基者的地位。

  唐德刚在“口述史学”领域获得的傲人成绩,现在看实在有些机缘巧合。据他自述,他1948年自费到美国留学,不久国内政局发生巨大变动,“我那时还在哥大有气无力地继续读我的美国史博士学位。这是个最吃力不讨好的傻事。读到读不到,不用说我毫无把握;读到了,又干啥?我自己也不能解答。”不过,后来还是“糊里糊涂也就读完了”。

  几乎与他刚到哥大同时,学者芮文斯也在哥伦比亚大学建立了口述历史研究室。1957年,哥大的东亚研究所成立中国口述历史学部,唐德刚成为学部最早的研究员之一。恰恰就在此时,李宗仁、孔祥熙、陈立夫、顾维钧、张发奎、蒋廷黻、陈光甫等大批国民党政要流亡美国,对这个中国口述历史计划来说,简直是天赐良机。

  唐德刚第一个口述历史的对象是著名学者胡适。当时胡适流亡异域,生活清苦,“我可以打工、开出租车、洗盘碗;而可怜的胡老师,那时贫病交迫,心脏衰弱、胃溃疡??虽然有点儿养老金,但那养老金抵不了一场大病。”唐德刚自称,他是胡适最失意、最穷困、最灰溜溜的时代最孤独的一个小门生。

  不仅是胡适,当时很多流亡的国民党政要,生活也是极为困窘。桂系军阀首领、曾任中国民国代总统的李宗仁,也仅是在纽约郊区买了一座匠工的房子居住,家中并无保姆。而国民党四大家族之一的陈立夫更是落魄,不得不以出售鸡蛋和辣酱为生。

  1957年冬初,唐德刚携带这一台笨重的录音机,首次到胡适府上,写下了他“口述历史”系列的第一笔。

  值得一提的是,唐德刚当时不过是无名小辈,但凭借其踏实的历史功底与过人的沟通手段,获得了口述对象的绝对信任。李宗仁做口述时,有时候夫人郭德洁不在家,李宗仁就亲自烧个安徽火锅、四碟小菜,二人“煮酒论英雄”了,有时“论”到深夜,李宗仁还不放他走。

  口述计划对象并非唐德刚一人定夺。位列四大家族之首、曾长期担任民国时期财政部长的宋子文曾有意加入计划,却无缘获准,因为在哥伦比亚大学主持计划的另有其人。后来,宋子文于1971年因食用鸡肉时误吞鸡骨而被鲠死,让未做成口述史的唐德刚引为憾事。

  1972年,唐德刚离开哥大,受聘为纽约市立大学教授,他的口述历史工作也告一段落。但是他已经做完胡适、李宗仁、顾维钧等几人的口述整理工作,多年后,《胡适口述自传》、《李宗仁回忆录》、《顾维钧回忆录》等作品陆续出版,迅速为唐德刚赢得盛名。

  “他对大陆学界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国内才接触口述史学这个概念,学习的第一个样板就是唐德刚。”丁东说。1979年,近60万字的《李宗仁回忆录》中文稿本由李宗仁长子李幼邻带回大陆,广西政协最初编印发行高达60万册,其后又一版再版。

  如今,方兴未艾的“口述历史”热潮,早已经超出了学术的领域。很多报纸、杂志甚至电视,都打出了“口述历史”的名号,央视的《大家》、凤凰卫视的《口述历史》等名牌栏目都在此列,而唐德刚被认为是这一热潮的启蒙者。从这个影响学的意义上,唐氏堪称中国现代口述史学的第一人。

  口述历史为何在中国近三十年来迅速兴起?丁东分析说,中国历史上一些重大事件的档案,还没有公开,如果撰史者完全通过文献难以为继。“最重要的文献你看不到,而历史当事人还活着,不受保密的制约。因此,很多重要的历史事实与关节点,就是通过口述历史挖掘出来的。”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